1 / 3
文档名称:

(精品)王卓然先生生平事迹简介.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精品)王卓然先生生平事迹简介.doc

上传人:vip_132_cool 2015/4/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精品)王卓然先生生平事迹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王卓然先生生平事迹简介
1893年5月24日,王卓然先生出生在辽宁省抚顺市城区莲岛湾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11年,他考入奉天两级师范。其间他参加了青年基督教会,先后结识了张学良、阎宝航、杜重远、卢广绩等东北进步人士并成为挚友。1919年秋,王卓然考入北平师范大学,两年后,毕业返回奉天任省教育厅视学。1923年秋,他获官费到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深造。期间,王卓然为了使美国人民广泛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他准备了介绍中国历史和日本侵华罪行的讲稿于假期在美国讲演,足迹遍及美国各地。
1928年8月,王卓然回到奉天,刚主政的张学良聘他任东北大学教授、东三省保安总司令部咨议兼作自己子女的家庭教师。自此,王卓然逐渐成为张学良的得力助手,核心幕僚和文胆。“九一八事变”时,王卓然陪伴张学良在北平治病。9月27日,他与流亡进关的东北爱国人士高崇民、阎宝航、卢广绩等在北平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被选为执行主任委员。救国会得到张学良的暗中支持,在东北民众抗日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救国会派车向忱、高鹏等人负责与东北抗日义勇军的联络,有力地指导了义勇军的对敌斗争。救国会成立不久,王卓然提议创办《覆巢》报(该报后改为《东方快报》),他被任命为社长。该报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罪行、抨击国民党当局不抵抗政策、反映东北人民的意愿为主旨。
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王卓然与东北抗日救亡总会的领导人相继到了重庆,他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站在抗日的立场上,呼吁国共合作,团结抗日,释放张学良将军。王卓然的提案得到了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共产党参政员的支持。6月20日,“东北救亡总会”在北平白塔寺东北大学成立。“东总”实际上是在中国共产党,特别是周恩来同志关怀、领导下,在抗日救亡的旗帜下,吸收各个方面的代表人物和形形色色的东北流亡同胞的团体,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0月16日在南京改组,把执行委员会改为主席团制,周恩来特别安排,吸收王化一、王卓然等东北著名人士为主席团成员,他们与高崇民、杜重远、阎宝航、车向忱、卢广绩一起,并称为“东北救亡七杰”。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欲发动内战,王卓然参加了由在渝的东北名流宁武、阎宝航等人成立的“东北政治建设协会”,呼吁停止内战、和平建设中国。他与阎宝航等人还常去曾家岩50号向周恩来请教。
1946年5月4日,王卓然与许德珩等科技、文化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了“九三学社”,成为九三学社早期领导成员之一,为和平民主的实现作进一步的努力。
1946年夏,内战终于爆发,王卓然见和平无望到日本从事贸易。新中国成立后,他捎信给周总理,请求回国工作。1951年5月,他历经磨难,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王卓然回国后,用自己的大部分积蓄在京、津两市创办两所少年儿童科学教育馆和3所幼儿园,从事科普活动。1955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他到国务院参事室任参事,从事文字改革和科普工作。
1956年,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王卓然、张知行、范朴斋、李一平、陈修和、张志和、安若定、左宗纶、章友江、廖华、李仲公、余遂辛、李奇中、林志钧、胡公冕、舒宗鎏、万保邦、徐行之等18位国务院参事联名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直言中共的统战工作有偏差:“我们的意见是:切实检查统战工作的作风,纠正偏差;同非党人士接触应方式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