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学生就业
解读
第二部分从大学生就业角度解读劳动合同法
了解制度和规定
第一部分从社会角度分析劳动合同法
分析背景和意义
一、社会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之背景
新闻一:
温总理为农民追工钱(2003年)
一、社会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之背景
新闻二:
山西洪洞黑砖窑事件(2007年)
一、社会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之背景
新闻三:
新闻标题:劳动力成本低仍是中国制造业最大优势(改革开放期初)
一、社会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之背景
总结低劳动力成本的恶果:
一、多年来劳工权益保护不到位,劳动争议案件、劳资纠纷事件频发;
二、改革开改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外商的大举进入,低劳动力成本几乎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加入WTO后,国际经济贸易和劳工标准挂钩,同时,低成本引发反倾销、对中国产品质量的质疑。
自上世纪80年代出台劳动法以来,劳动合同制度实施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没合同、合同短期化、合同不规范、合同不落实等基本状况。此问题不解决不行。在这种背景之下,出台的法律最后实行的是对劳动者的单保护。
《劳动合同法》第一条为了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劳动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制定本法。
一、社会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之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6月29日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2007年12月29日难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
国务院于2008年9月18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并于同日生效施行。
一、社会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之案例
华为
    华为技术(“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下一代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致力于向客户提供创新的满足其需求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长期的价值和潜在的增长。华为在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以及中国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设立了多个研究所,62000多名员工中的48%从事研发工作。截至2007年6月底,华为已累计申请专利超过22695件,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华为辞职门”事件
一、社会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之案例
华为应对新《劳动合同法》万名员工自选去留2007年10月27日 00:18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丘慧慧深圳报道
本报记者近日获悉,华为公司包括任正非在内的所有工作满八年的华为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先后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即先“主动辞职”,再“竞业上岗”),再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废除现行的工号制度,所有工号重新排序。
知情人士表示,华为此举意在规避即将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新劳动法”)“规范劳动用工以及保持企业的竞争力采取的做法”中对企业未来用人制度带来的挑战。今年6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新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满足“已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或“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条件后,便可以与用人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成为永久员工。
本报记者向多位华为员工了解并向华为官方求证后得知具体调整方案如下:
目前在华为工作满8年以上(即1999年前入职)员工,近期由个人向公司提交一份辞职申请,在达成自愿辞职共识后,再竞争上岗,与公司签订新的劳动合同。
所有自愿离职的员工将获得华为相应的补偿,补偿方案为“N+1”模式。
据了解,经济补偿税前总额=(N+1)×员工月补偿工资标准(税前)。但月补偿工资标准不仅仅是员工的月标准工资,还包括员工上年度奖金月均摊值。N为员工在华为连续工作的工作年限,此外还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此补偿标准优厚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离职员工保留所持有公司的虚拟受限股资格。
据悉,该方案9月已获通过,10月前华为公司先分批次与员工私下沟通取得共识,10月开始至11月底为方案实施阶段。
一、社会视角分析劳动合同法--之案例
历年华为的员工队伍发展
1987年创立
1990
2001
1995
2004
2007
600人
1800人
2万人
3万人
6万人
销
售
收
入
6
5
6
亿
元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