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闻稿怎么写
旧事稿怎样写
旧事稿,也就是通信,是报纸、电台常用的文体。因此,通信也应该满足记叙文的几个因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过程、终局或形成的影响),在写作手法上,也就可以用叙说、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
【旧事稿的组成】
分类:消息、通信、评论等
结构:包括题目、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次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题目:高度概括,抓人眼球
导语:用来提醒消息的重要理想,使读者了如指掌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说事件、阐发成绩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的要害所在
结语:普通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求,可有可无
背景:是事物的历史情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
【旧事稿的写法】
1、主题要明确。就是说你到底想要向读者广播个什么东西,有什么用意。
2、资料要适当。有了主题后,就要围绕主题去组织资料。往往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被访者常常会给你提供许多素材,在这许多素材当中,实际上有许多资料是你所不需求的,所以,你就要从一地鸡毛中,逐个鉴别,正当取舍,最后遴选出你所需求的资料。
3、角度要新鲜。有了资料,就要选择成文的角度。一件事情发生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定会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家都知道,老调重弹的东西是没有人要看的。这就要求写作者要选择一个即正当又新鲜的角度去写。比如,2005年,周家湾居委有一名归侨摔伤了,因为老归侨家庭经济很困难,老婆和女儿全有精神疾病,所以也没人照顾。这种状况下,街道侨联就发动大家捐款,并且把这件事报到区侨办,区侨办又报到市侨办,结果,下级部门也捐款了。当时街道要我去写一篇报道,本意是想写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如何捐款协助老归侨度过难关。我去了当前,发现了另外一个细节,就是老归侨的家人都送进了精神科医院,家里很乱。老归侨住院期间也没人照顾。在这种状况下,居委干部轮番去伺候老归侨一家。我认为,从捐款的角度写太普遍,没有新意,于是我就选了居委干部这一角度,再在写的时候,把大家捐款的事一并写进去,结果被新民晚报刊登了,而且被评为当年上海市社会旧事三等奖。
4、题目要别致。通信稿写好了,未必有人看。由于如今这个时代,信息量太大了,网,没有人有时间有耐心一篇篇旧事看过去,都是挑着看。所以你写的旧事要想锋芒毕露,吸人眼球就非常重要。所以就必需要有一个别致的题目,使你的文字被读者的法眼选中。当然,一个好的题目对来说,有时候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画家拿了一幅画来给《龙华社区》报投稿,那幅画是一幅风景画,但没有主题。大家知道,没有主题的画,对一般居民来说普通是很难看懂的。我细心看了当前,发现,画面中有一对老夫妻相互搀扶着在铺满落叶的大道上。所以,在刊登的时候就想给他添一个主题,起初的时候想用“搀扶”为题目,用了当前觉得没有诗情画意,就改为了“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结果,画家看了当前非常高兴,说,这样一来把画的主题就表现出来了。还有一次,是世博会前夕,妇联搞了一次摄影比赛,一位居民送了一幅摄影作品给我看,照片上是一位电工正在中国馆前装置路灯,我灵机一动,给照片取了一个主题,“我为世博增光”,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