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陕州历史名人档.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陕州历史名人档.doc

上传人:endfrs 2017/11/10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陕州历史名人档.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陕州历史名人
关龙逄
关龙逄(?~公元前1767),陕人,夏朝大夫,死谏开先第一人,夏朝末年的贤臣。
夏桀是一个残虐暴戾,荒***无度的昏君。他不问国事,整天于肉林酒池之间,金碧瑶台之上,彻夜达旦,饮酒作乐,关龙逄常引黄图(是用黄色丝帛画出桀以前历代帝王节俭工作,以教育后代不要忘了节俭创业,好好管理天下之图画)以谏,立而不去。一日,桀坐在瑶台上,以观看炮烙酷刑***取乐,并问关龙逄:“你看了觉得快乐吗?”龙逄难过而愿意地说:“快乐!”夏桀又问:“人都有怜惜之心,你看了炮烙***,不觉痛苦反而为乐呢?”龙逄真诚地说:“天下苦之,而君以为乐。臣为君之股肱,不敢不乐啊。”夏桀听出龙逄的话有异意,就又说:“我听你谏,谏的好了,我矫正,谏的不好,我可要用刑。”龙逄胸怀正气,大方陈词说:“以我看,君的头上好象压着一块大石头,君的脚下踩着春天薄薄的冰层。未有冠危石而不压,履春冰而不陷。”夏桀听后冷笑说:“我就是今天死,叫你也活不成,你只知我亡,而不知你亡,我今天就要看着你上炮烙之刑………..”关龙逄看劝君不醒,还想以死悟君,遂赴火而亡。归骸河南本郡。葬于灵宝市函谷关镇孟村之西原,冢大数亩。唐太宗东巡致祭,唐开元十三年(725)立碑,大书“夏直臣关公之墓”,俗称“相国墓”,讹传为相公墓。宋朝绍圣四年(1097)始建祠堂于灵宝县城东关(旧址已被三门峡水库淹没)。历代过往官员必到墓前拜谒,沿为****俗。清末民初,墓前还有陵庙。现仅存一座一丈多高的土冢。(贾同然)
上官仪
上官仪(605~664),字游韶,唐朝陕州(今三门峡市湖滨区)人。父亲上官弘为隋江都宫副监时,家居扬州。大业末,上官弘为将军陈棱所杀,仪当时兴幼,被父亲部下藏匿得免。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上官仪举为进士,授职弘文馆直学士,后升为秘书郎。太宗每做文章,都让他看稿,为其修饰;每举行赐宴,上官仪应诏参与,是太宗的御用文人之一。上官仪参与《晋书》修撰之后,转任起居郎。
唐高宗即位后上官仪升任秘书少监。高宗龙朔元年(661)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弘文馆学士,曾参与废武则天皇后事,并替高宗草拟废后诏书,因而同武则天结下怨仇。武则天专权后,褚遂良等元老大臣被杀、被贬,朝中公卿俯仰武后,而上官仪则刚正不阿,从而加剧矛盾。上官仪自恃才气对人简慢,被当时一些文人所嫉恨。
高宗麟德元年(664),废太子、梁王李忠谋反事泄,为武后侦知,对梁王党大加***。许敬宗上书奏称上官仪和梁王谋反有联络,仪与其子上官庭芝同时被逮下狱而死。中宗时,被追赠为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以礼改葬。肖像列入凌烟阁,牌号是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兼弘文馆学士、楚国公。
上官仪擅长南方寺院中,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影响,“文并绮艳”。他提出“六对”、“八对”之说诗歌对仗准绳,对唐代诗律格式的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作品遭到当时显贵达人的喜欢,纷繁仿效,并称其诗作格式为“上官体”。上官仪诗作多为“应制、奉和、应诏”之作,树碑立传,掩饰升平,方式上追求程式化。《全唐诗》收录其诗一卷。(席天民沈实勇)

姚崇
姚崇(651~721),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出生,陕州硖石县(今陕县东部硖石乡)人。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时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讳与其同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
姚崇12岁时即成为孤儿,少年时期虽为人豪爽,崇尚义气,但不知读书。依照唐时制度,已故五品以上朝廷命官推恩能够赐予子孙官爵,叫荫袭。姚崇之父姚懿曾任嶲州都督,属正三品官,儿子可袭官从七品上,于是在姚崇20岁时(670)方离家到京城长安求官去了,也就从此年开端,姚崇始发愤读书。上元二年(675),他被人引荐做了孝敬挽郎。因其才气横溢,文思矫捷,仪凤二年(677),在唐高宗掌管的制举考试中,应出口成章科举,制举高第,遂授官濮州(今山东鄄城县)司仓从军(掌管租调、公廨、庖厨、仓库、市肆之事)。垂拱元年(685)又调任郑州(今河南郑州)司仓从军。天授元年(690)调洛阳(当时称为神都)任司刑寺(即大理寺)司刑丞,参与审定刑狱。武则天天授年间(690~694),重用酷吏,大兴告密之风,唐宗室和公卿大臣不少人被无辜杀害,冤假错案数不胜数,大臣每次上朝都是心惊胆战,搞得人人自危。姚崇任司刑丞后,持法公正,反对罗织罪名和滥用刑法,因而保全了许多人的性命,在一定水平上遏制了冤假错案的继续大量发作。万岁登封元年(696)先升为夏官郎中,旋因处置北方契丹大举侵扰河北之纷繁战事有功,武则天十分赏识他的军事才干,便由郎中擢为夏官侍郎(正四品官)。不久,圣历元年(698),为了避免摧残朝臣的悲剧重演,姚崇当面向武则天痛陈重用酷吏、鼓舞告密,只能招致朝臣反逆案件日益增加,并以自身和全家百余口性命向武则天担保,只需不再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