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聊斋志异研究.ppt

格式:ppt   大小:10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聊斋志异研究.ppt

上传人:maritime_4 2017/11/11 文件大小:10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聊斋志异研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聊斋志异》研究
文言小说自魏晋南北朝开始盛行,出现大量记录神鬼怪异和人物轶事的笔记小说,至唐人“有意为小说”,发展为传奇,初步具备了现代小说的基本质素,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宋元以后,白话小说开始发展,文言小说创作虽然数量不少,但大部分作品如鲁迅所说:“为志怪,既平实而乏文采,其传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闻,拟古且远不逮,更无独创之可言矣”。(《中国小说史略》)
明代创作文言传奇与志怪小说的风气复炽,出现瞿佑的《剪灯新话》、李昌祺的《剪灯馀话》、邵景瞻的《觅灯因话》等作品,但思想与艺术仍没有超迈前人的水平。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堪称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一、蒲松龄的家世、生平与作品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人。出身于书香家庭,但祖上功不显,至其父蒲槃已弃儒经商。有兄弟四人,蒲松龄最聪慧。
1、家世与民族身份
蒲松龄撰写的《族谱序》说:“吾族为般阳土著,祖墓在邑西招村之北,内有谕葬二:一讳蒲鲁浑,一讳蒲居仁,并为元总管。盖元代受职不引桑梓嫌也。然历年久远,不可稽矣。相传倾覆之余,止遗藐孤,吾族之兴也,自洪武始也。”
《蒲氏世谱》首载“始祖讳璋”,蒲松龄又记云:“相传蒲姓为元世勋,宁顺间有夷族之祸,刑戮之余,止遗藐孤,时方六七岁,匿外祖家。外祖杨氏,居村北之杨庄,遂以母姓为杨。元鼎既革,始复其姓,厥讳璋,即今始祖也。此一传疑之说,无所考信矣。”
上引蒲松龄两段文字,颇有一些疑窦,遂引起近世学人关于蒲氏远祖民族问题的种种揣测。(1)汉族。“般阳土著”。(2)回族。西域移民蒲寿庚之后。(3)女真族。蒲鲁浑三字为女真语之音译,意为布袋。(4)蒙古族。蒲鲁浑是蒙古人的名字。
2、生平与交游
十一岁从父读书,十九岁初应童子试,深得时任山东学政的大文豪施闰章的赏识,“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张元《柳泉蒲先生墓表》)但从此以后,三年复三年的乡试却成了他终身难度的险关。
直到康熙五十一年(1712)初冬,七十二岁的蒲松龄冒着大雪到青州考贡生,总算得到了岁贡的功名。为此,县令为之悬匾,亲朋前来祝贺。蒲赋诗曰:“落拓功名五十秋,不成一事雪盈头。腐儒也得宾朋贺,归对妻子梦也羞。”
(1)游学:与张笃庆、李尧臣、朱缃、孙惠、唐梦赉、高珩、毕际有、王观正交厚。曾在李尧臣家读书。张笃庆《和留仙诗》二首其二云:
司空博物本风流,涪水神刀不可求。君向黄初闻正始,我从邺下识应侯。一时结客白莲社,终夜悲歌碧海头。九点寒烟回首处,不知清梦落齐州。
从中可以见出二人思想性格的差异和蒲松龄的追求。
(2)分家:康熙四年(1665),年迈的蒲槃看到家里妯娌不和,实在难以维持,便让四兄弟分家而居。蒲松龄《述刘氏实录》记述分家情况:“析箸受田二十亩”。家贫不能自给。
(3)南游:康熙九年(1670),蒲松龄应友人孙蕙之邀请,到达宝应,开始了一年的幕宾生涯。这一时期作诗特别多,从中可以见出他的心情。
《寄家》:年来憔悴在风尘,貂敝谁怜季子贫。瑟瑟晚风吹落木,萧萧衰柳怨行人。秋残病骨先知冷,梦里归魂不记身。雁足帛书何所寄,布帆无恙旅色新。
《感愤》:漫向风尘试壮游,天涯浪迹一孤舟。新闻总入狐鬼史,斗酒难消磊块愁。尚有孙阳怜瘦骨,欲从玄石葬荒丘。北邙芳草年年绿,碧血青磷恨不休。
(4)坐馆生涯:从康熙十二年(1673)起,蒲松龄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三年的塾师生涯。
康熙十二年至十四年(1675),在淄川王家坐馆。与王观正交厚。有《大江东去·寄王如水》词:
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病鲤暴腮,飞鸿铩羽,同吊寒江水。见时相对,将从何处说起? 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消磨如此。糊眼冬烘鬼梦时,憎命文章难恃。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未能免俗,亦云聊复尔尔。
康熙十六年,在唐梦赉家坐馆。唐最早称赏《聊斋志异》,并为之作序。
康熙十七年(1678)前后,入刑部侍郎高珩家坐馆。高也曾为《聊斋志异》作序。
康熙十八年(1679),入淄川西铺村毕家坐馆。与毕际有、毕盛钜父子交谊颇深。
在毕家坐馆时,因为毕际有的夫人是王士祯的从姑母。康熙二十四年(1685),蒲松龄结识了王渔洋。曾作《偶感》一诗,从中可以看到他得到王渔洋褒奖时的心情:
潦倒年年愧不才,春风披拂冻云开。穷途已尽行焉往?青眼忽忽涕欲来。一字褒疑华衮赐,千秋业会后人猜。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哀。
二、《聊斋志异》的创作过程与版本流传
始于康熙初年(1661),康熙十八年(1679)初次结集,题名为《聊斋志异》。最后成书大约是康熙四十五(1706)前后,历四十余年之久。
《聊斋自志》云:“松落落秋萤之火,魑魅争光;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