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是由【mi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我国发布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为我国著录文后参考文献的国家标准。按规定,在科技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
1 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
一项科学分析取得的新成果通常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的新进展,它体现着科学科技的继承和发展。如,基于已有的理论、方法、思想、实验手段等,使本分析获得了新进展,有了新发现;或是将一个学科中的方法移植到另一学科中并取得成功;或是对已有方法做了改进。当在论文中叙述分析目的、设计思想、建立的模型、与已有结果进行比较的时候,就要涉及到已有的成果。如果在涉及到前人成果的地方再把已有成果的具体内容抄到论文当中,不但占去论文的篇幅,冲淡论文的主题,而且抄写这些已发表过的、读者可以查找到的内容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在论文涉及到已有成果的地方,不去重抄已有的成果,而是指出登载这个成果文献(出处),这种做法叫做引用参考文献。引用了参考文献,就要在涉及前人成果的地方做一个标记,见到这个标记,读者就知道在这里引用了参考文献;按照这个标记在参考文献表中就能找到刊登这个成果的详细内容的文章。在正文中引用参考文献的地方加一个标记,称为参考文献的标注。标注的方法称为标注法。
2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和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著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
2) 著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
3) 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 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论文中需要表述的某些内容,凡已有文献所载者不必详述,只在相应之处注明见何文献即可。这不仅精练了语言,节省了篇幅,而且避免了一般性表述和资料堆积,使论文容易达到篇幅短、内容精的要求。
5) 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科技情报人员进行情报分析和文摘计量学分析。
3 参考文献的著录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著录的文献要精选,仅限于著录
2) 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公开发表是指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或正式出版的图书上发表。在供内部交流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和内部使用的资料,尤其是不宜公开的资料,均不能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3) 引用论点必须准确无误,不能断章取义。
4) 采用规范化的著录格式。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已有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论文
5) 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根据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中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两种。其中,顺序编码制为我国科技期刊所普遍采用,所以这里作重点绍。
4 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是指
顺序编码制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1) 主要责任者。是指对文献的知识内容负主要责任的个人或团体,包括专著
2) 文献名及版本(初版省略)。文献名包括书名、论文题名、专利题名、析出题名等。文献名不加书名号“”。
3) 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根据GB 3469—83规定,以英文大写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 磁盘(disk)[DK], 光盘[CD], 联机网络(online)[OL]。
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以纸张为载体的文献在引做参考文献时不必注明其载体类型。5) 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可获得地址。 文后参考文献表排写格式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居中排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序号] [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
[序号] [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刘国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序号][C]∥: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序号] [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7][:太原理工大学,1998.
[序号] [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9][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分析院,1997.
[序号][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1]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序号] [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序号]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21] [EB/OL].
参考文献在文内的标注格式
1)采用顺序编码制时,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
2)给文献编序号要根据以下两点:一是只有文献第一次在文中出现时才编序号,换句话说,一篇文献只有一个序号,即使某文献在文中被多次引用,但在几个引用处都要标注同一个序号。二是以文献第一次出现的前后次序,从1开始连续编序号。例如,第一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1;第二个第一次出现的文献,序号为2;……。
3) 如果文献的作用是对正文作解释,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都要使用比正文字号小,并把它们放在右上方(作为上角标);如果文献是作为句子的成分出现在正文之中,标注时文献序号连同方括号的字号要与正文的字号相同,并且把它们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来书写(位置与正文平齐,不做为上角标),另外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方括号前面加上“文献”两个字。
4) 如果在正文的一处引用了多篇文献,标注时只用一个方括号,括号内列写这几篇文献的序号:若几个序号是连续的,只标注起、止序号,两序号之间加半字线“-”号;若几个序号不连续,各序号之间加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