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PP模式案例
PPP模式,又称为公私合营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起源于英国的“公共私营合作”的融资机制,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篇“ppp模式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
一、项目概况
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为连接中心城核心区与江南、临平、下沙副城中心区的骨干线,,,,;设车站30座,其中地下站27座,高架站3座;车辆基地和停车场各1处、控制中心1处。初期配车288辆。。
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前期工作开始于本世纪初。2002年6月6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2003年12月26日,地铁1号线试验段婺江路站工程开工建设。2004年2月11日-13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对《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进行了评审,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05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了杭州市地铁项目建设规划,6月6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了《关于审批杭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的请示的通知》,1号线工程正式立项。2007年2月7日,地铁1号线工程初步设计通过浙江省发改委批复。项目于2007年3月28日开工建设,于2012年11月24日开始试运营。日均客流稳步递增,已由试运行之初的日均14万人次攀升到目前日均41万人次。
项目采用PPP模式,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铁公司)和杭州地铁集团成立特许经营公司——杭州杭港地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
实践表明,杭州地铁1号线工程采用PPP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有力推进了杭州市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政府基础设施融资的多元化,有效减轻政府当期基础建设投入和长期的财政补贴负担;二是克服地铁经验及人才不足的困难,能够更快、更好的学习掌握先进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经验;三是推进了轨道交通设施的市场化进程,实现轨道交通行业体制机制的创新;四是促进行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政府监管体系的完善,进而取得轨道交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衡发展。
二、运作模式
(一)具体模式
1号线工程投资建设分为A、B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A部分为土建、隧道工程,,%,由杭州地铁集团负责;B部分为机电、车辆等设备部分,,%,由PPP项目公司杭港地铁公司负责。杭港地铁公司由杭州地铁集团和港铁公司通过各自的全资投资公司按51:49的出资比例组建。杭港地铁按《资产租赁协议》,从杭州地铁集团租赁A部分资产,并进行全部A、B资产的运营、维护和更新,以及站内的商业经营,通过地铁票款收入及站内商业经营收入投资获得合理的投资收益。
25年特许经营期结束后,杭港地铁将B部分项目设施完好、无偿地交给市政府指定部门,将A部分项目设施归还给杭州地铁集团。
杭州地铁1号线PPP模式如图1所示。
(二)实施流程
2008年3月,杭州市政府根据《杭州市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有关规定,决定1号线项目采用PPP特许经营模式进行招商,拟引入境内外投资者参与杭州市地铁一期工程1号线项目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