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降低乳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的发生率
普外一、二区、胸外科护理组
精英QC小组
小组名称精英QC小组
成立日期 2010年02月
注册日期 2010年02月
课题起止时间 2010年02月----2010年10月
小组精神追求卓越、精益求精
序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文化程度组内职务
1      李燕茹女 36 副主任护师本科顾问
2      程彩萍女 36 主管护师本科组长
3      周洁瑛女 40 主管护师大专副组长
4   李少芳女 38 护师大专秘书
5 李华兴女 39 护师大专组员
6      宋丽霞女 32 护士大专组员
7      李少惠女 29 护士大专组员
8 黄丽云女 27 护士大专组员
9  劳琪君女 25 护士大专组员
10   禹成成女 24 护士大专组员
11    周丽君女 27 护士大专组员
12     王晓萌女 23 护士大专组员
13 刘晓芬女 25 护士本科组员
14 王凤群女 27 护士本科组员
15 何静雯女 27 护士大专组员
小组成员简介
王凤群刘晓芬
总结资料
李燕茹李少芳
成果发布
李少惠周丽君
巩固措施
李燕茹程彩萍
检查效果
QC组员
实施措施
周洁瑛宋丽霞
制定措施
李少芳黄丽云
找出主因
QC成员
分析原因
陈小兰劳琪君
确定目标
李华兴禹成成
现状调查
QC成员
选择课题
12
11
10
9
8
7
6
5
活动日程
负责人
实施项目
选题目的
乳腺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其中包括腋下淋巴结切除术,研究指出,淋巴结切除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23-38%。現阶段淋巴水肿一旦发生,只能控制症状不加重,而不能有效的逆转水肿的发生情況。此外大多数(71%)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淋巴水肿通常在治疗后3个月~1年才出现。所以,行乳癌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术后、出院前加强预防淋巴水肿的宣教、教导上肢活动和自我监测,对于減少淋巴水肿的发生有很重要的意义。
选择2010年2月至10月乳腺癌手术病人为实验组,共60例。
回顾2009年5月至2010年1月乳腺癌手术病人56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病人的手术方式、放化疗方案、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
病例选择
对照组:按乳腺癌术后护理常规实施护理。
实验组:1、实施淋巴水肿的预防方案
2、规范的早期肢体康复操
3、淋巴水肿压力泵治疗
护理措施
实施流程
手术前
手术后
出院前
什么是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的预防方法,
测量及评估双上肢。
指导康复运动及运动注意事项,
告知术后日常生活须知。
淋巴水肿可能出现的症状,
如何节省体力的原则,
防止淋巴水肿的方法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手术破坏淋巴管的结构或阻塞淋巴管而造成淋巴液聚集,引起肢体持续肿胀的慢性症状。
什么是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的预防方法,
测量及评估双上肢。
1、最常见的原因:上臂内侧的淋巴导管遭到破坏,导致淋巴液引流不畅
2、腋静脉在包扎时受压,使上肢回流受阻
3、术后上臂活动过迟,造成淋巴管的再生迟缓,水肿持续时间较长
4、腋窝长期积液,轻度感染,使残留的淋巴管进一步被破坏,造成锁骨下或腋静脉阻塞,导致水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