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以累累巨著在俄国文坛驰骋了近六十年的文学大师托尔斯泰,因其真实深刻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生活而被列宁誉为“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则是代表他艺术高峰的三部长篇小说。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近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列夫· 托尔斯泰
学习目标
。
。
。
斯蒂芬·茨威格
他的写作成就以小说和人物传记见著。他为著名文学和历史人物所作的评论和传记,使他享有很高的声誉。
代表作有小说《最初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
的经历》、
传记
茨威格生平及作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
《三位大师》、《罗曼·罗兰》等。
列夫·托尔斯泰生平及作品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五、六十年代托尔斯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从90年代中期开始,托尔斯泰增强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对自己宣传的博爱而不抗恶的思想也常常感到怀疑。
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沙皇政府早就因他的《论饥荒》一文而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1904年写信给日皇和沙皇反对日俄战争。
1910年10月决意放弃财产,从家中独自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1、字词正音。
2、全文在结构上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3、文章为什么重点写他的眼睛?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听课文朗诵,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黝黑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掌握字词
(yǒu)
(zhì)
停留不动。
(dùn)
愚昧迟钝。
气概、风度。
(gù
束缚、限制。
(xuān)
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xī)
:(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zhū rú)
(sì)
尴尬( ):
炽热( ):
粗制滥造( ):
藏污纳垢( ):
郁郁寡欢( ):
鹤立鸡群( ):
正襟危坐( ):
gān gà
神态不自然;左右为难,不好处理。
chì
火热,热烈。
làn
指制作东西马虎草率,不顾质量。
gòu
比喻包容种种坏人坏事。垢,脏东西。
guǎ
心情苦闷的样子。
hè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jīn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