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断背山》征服西方高峰.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断背山》征服西方高峰.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1/13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断背山》征服西方高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断背山》征服西方高峰
从《喜宴》到《断背山》,李安以边缘性格和他者角度描写美国,巧妙缝合东方与西方、他者与自我,使美国人重新认识他们****以为常****而不察的社会,不但争取到好莱坞的话语权,更登上西方影坛的高峰。
北京时间3月6日上午,李安导演的《断背山》荣获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配乐、最佳改编剧本三项大奖。当李安一家四口(太太林惠嘉和两个儿子)于北京时间6日8时在美国洛杉矶奥斯卡星光大道上亮相时,所有媒体都聚焦在李安身上。


华人导演缔造文化奇迹

1月23日出版的一期《时代》杂志以“《断背山》如何赢得西方观众的芳心”为题,详述了华人导演李安这部触犯禁忌、挑战美国牛仔传统硬朗、雄赳赳形象的新作,如何成为美国评论界的宠儿以及美国人茶余饭后的话题。
然而,对全球华人来说,更贴切的标题也许是“西方是如此被征服的”。的确,从没有一个华人导演像李安那样,令好莱坞以至整个西方影坛佩服得五体投地。也从没有一部华人导演的作品,像《断背山》那样在好莱坞取得艺术与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并同时引发强烈的社会效应。
毫无疑问,李安全球首席华人导演的地位已经稳如泰山,不可动摇。
李安的名字与作品今日在西方沸沸扬扬地登堂入室,我们就迫不及待地为他树碑立传,这当然是一套美国中心、好莱坞至上的论述。但为何对绝大多数的华人导演来说,好莱坞是一道紧闭的窄门;而对李安来说,却是一个让他尽显才华、享尽风光的舞台?李安在好莱坞缔造的文化奇迹清晰地反映出,华人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在关于文化认同与位置的选择之中,何谓辉煌与荣耀之途,何谓出卖自我、自取其辱之路。

李安的第三条道路

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牢不可破的好莱坞文化霸权,华人导演作为“文化上的他者”可以选择将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经验放逐为观照客体,将民族自我淹没在他人的话语和表象的绚丽之中
,也可以选择认同好莱坞的拍片常规与权力话语,与美国观众的欣赏趣味和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妥协,成为“主旋律”电影的制作者。前者以张艺谋为佼佼者――他自1987年以《红高粱》于柏林电影节夺魁以来,不断以他性的、别样的、一种别具情调的东方景观来回报西方对中国的期待和视野;后者的代表性人物是吴宇森――他自1997年以《夺面双雄》一片晋身一级导演的行列之后,所拍的影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好莱坞自身文化的复制品。
李安选择的却是第三条道路:他虽然在好莱坞的建制内工作,却摆脱了好莱坞文化权力中心的干扰,全然从他者的角度来描写美国。由1997年的《冰风暴》开始,李安多次以异乡人的视角,检视美国本土社会的异文化特质,在好莱坞开创了一个独特的“他者叙述”。他既身处于好莱坞万花筒般的浮华之内,又立于高处、僻处,窥视美国社会的花花世界。他刻意远离众人、尘嚣,有意识地与主流价值保持距离,对美国人的梦幻泡影有悲剧性的认识。在这个意义上,李安使他者与自我二元对立的交叉线,变成了平行线。他以他者的身份为美国人提供一个认识自我的参照,美国观众看他的电影,也就进入了一个“自我诠释”的旅程。

《冰风暴》将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家庭“陌生化”,李安把片中两代的沉沦归咎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反叛浪潮、性解放和享乐主义。1999年的《与魔鬼共骑》以局外人的眼光看美国的南北战争,写平凡人参战的卑微动机。
这两部电影尽管在制作和导演手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