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张世英油画抢夺照相术.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张世英油画抢夺照相术.doc

上传人:好好用的文档 2017/11/14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张世英油画抢夺照相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张世英油画抢夺照相术
相对于日益清晰逼仄的现实生活来说,模糊是更接近城市个体记忆的路径,而速度则是截取城市压力的表征。

张世英的作品出现在“买得起艺术展”,实在是给人一个惊喜。她的作品标价不过万元,在如今普遍看涨的艺术行情中,真不知道主办方怎么能“淘”到这种性价比的艺术品。
这个东北的艺术家在早几年并不为人熟知,作为70后艺术家,她所处的地理位置、她的年龄、她的女性身份等等都是“减分”的、“弱势”的。比起由朱其所带动起来的“残酷青春”的那一拨70后艺术家,包括贾穹、尹朝阳等人,张世英是个落伍者,在被边缘化的艺术家之列。她自己可能也相当苦恼,在东北这个艺术“风水”和“风气”都堪称苦闷的地方,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地方艺术家对曾梵志的绘画特别偏爱,张世英也不例外。曾梵志似乎是业已俗气的波普、泼皮画家们的新标杆。因此,在早几年,她一直“琢磨”着这个偶像的风格画。但正如刘野所说,一个画家要找到自己的语法系统,不然的话,再怎么画都是别人的,画得越好,越是别人的。

许多人为此苦恼过,你想表达的东西前辈大师都表达不了,你的创作还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吗?有人为此绝望、***,甚至把***作为艺术作品的最后一个音符。《纽约时报》首席艺评家迈克尔?基默尔曼在《偶然的杰作》中,就谈论过这样的事件。
张世英同样面临着这样的焦虑。她需要找到自己的创作来源、脉络以及与个人气质之间的对应关系。她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怎么不被前辈和同辈的势力所“欺压”。事实上,“为我所用”是一个特别管用的法子,大师们的作品对创作者而言,其价值就是“激发”你的创作能量,让你进入创作的场域中去。
张世英开始处理“城市系列”时,她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关系。她对摄影术实施了反动,她所描绘的城市中的事物都是晃动的,聚焦不清的,无论是门楼、街道、人群、交通工具,在她画笔下都变成了一个拙劣的、端不稳相机的摄影师制造出来的镜像。
正是基于这种摄影经验,张世英表达出内心的模糊、恐慌、无助、焦虑、混乱……这一系列形容词似乎可以表明她作品的意旨,但还不完全是这样,她的城市学与社会学的视点仍有待扩充,观者能看到超越她作品名称的意味,找到记忆之中逃遁的某个历史结点,或一种深切政治寓意的关照。

用油画抢夺照相术,并非张世英的原创。德国画家里希特早已用深刻的洞见拓宽了这个领域。中国美术馆目前正在举办里希特个展,我在那里看到了他最著名的作品《蜡烛》,但更喜欢他的《海》。它们都以形象模糊取胜,像是不带眼镜的近视眼所观察到的事物。
我把这种方式称之为“掠影”,取掠夺摄影术之意,在摄影师抢夺画师饭碗一个多世纪之后,画家们终于完成了对摄影术的“转译”。张世英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中国画家中受过里希特影响的不在少数,杨少斌可能是最大的受益者。受益人都很聪明,对于转换、挪用、拼贴这些当代艺术的修辞烂熟于心,能够制造出新的带有自己标签的作品。
从东北移居到苏州的张世英目前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仍甘于在二线城市做二线画家,她的潜力很大。事实上,仔细分析张世英的作品,她对作品的命名能力远远低于她作品本身透露出来的信息量,她低估了自己作品的价值。这对于一个上升期的艺术家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张世英专访
城市生活的记忆与速度影像

张世英1973年出生,现居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