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心肺复苏 温州医学院附一院急诊科 卢中秋
思考题
一位60多岁的女性病人,在门诊就诊等候时突然倒地,你刚好经过发现此情况,当你检查她时,发现神志不清,你接着做什么?
请选择正确答案
A:打紧急求救电话,检查循环征象,打开呼吸道, 然后视需要给予人工呼吸
B:打开呼吸道,视需要给予人工呼吸,检查循环征象,如果无循环再打“急救中心”
C:打“急救中心”或其他紧急求救电话,打开呼吸道,视需要给予人工呼吸,检查循环征象
D:给予人工呼吸,检查循环征象,打“急救中心”,然后开始胸外按压
心肺复苏发展的历史
1947年美国Claude Beek教授首先对一室颤患者进行电击除颤成功
1958年美国Peter Safar 发明了口对口呼吸法,为呼吸复苏的首选方法
1960年William 等发表第一篇有关胸外心脏按压的论文,被称为心肺复苏的里程碑
1966年第一届全美复苏会议召开,对CPR技术进行标准化
1985年第四届全美复苏会议对CPR标准进行评价和修改
成功的CPR=心搏呼吸的恢复+智力工作能力的恢复心肺脑复苏
Cardio-pulmonary cerebral resuscitation, CPCR 复苏学:resuscitatology
现代复苏的三大要素:
口对口呼吸法
胸外心脏按压
电击除颤
心脏骤停的定义:
心脏有效机械活动突然停止,从而心脏输出量(CO)为零,表现无反应,大动脉搏动消失,随之呼吸停止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
心脏骤停:
多发生于冠心病(33%)、其他心血管疾病、非心脏疾病。
呼吸骤停
中枢性:呼吸中枢及传导系统的损害。如脑卒中、外伤、中毒等。
梗阻性:溺水及各种原因的呼吸道异物梗阻。
一般心脏停搏后: 脑组织对缺氧最敏感
3秒,头晕
5~10秒, 产生黑蒙、晕厥,意识丧失;
10~15秒,阿斯综合征;
20~30秒,呼吸浅、慢、停止;
>45秒, 散大瞳孔,1~2分钟,瞳孔散大固定;
4~6分钟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