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KNF学会倾听.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KNF学会倾听.doc

上传人:企业资源 2012/2/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KNF学会倾听.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会倾听
(根据黄爱华在“名师在线”上的谈话实录整理)
1、何为主动倾听?
(1)主动倾听和平时教学时的倾听的区别
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用自己的感官去聆听,可是有的人可以听到花开的声音,可感觉不到春天;可以听到儿童的笑声,可感受不到纯真;可以听到旁人的哭泣,却体察不到他人的悲苦;可以听到内心的呼唤,却不知怎样关爱灵魂。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没有用心去聆听。
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时候,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其实暗暗在想想下一个教学环节或提问;想教具或多媒体的操作;想象自己的表现等等,对学生的发言听而不闻,漠然处之,生怕学生的发言影响课堂的顺畅,;还有些教师听到学生的表达内容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东西就会用自己对话题的看法影响学生的表达,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甚至会迫不及待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而将目光投向另外的同学。这种听就是最低层次的倾听。
先来看一组课例:
课例一: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老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一位学生站起来说:“我最大的收获是知道该帮我爸爸买什么样的酒了……”话未说完,全班哄堂大笑,老师随即问全班同学:“这能算收获吗?”同学们答:“不算。”老师说:“对,这不能算是这节课的收获。”那位学生心有不甘地坐下。
课例二:教学“梯形的认识”,
师: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见过的梯形的例子。
生:爬楼的梯子是梯形。
师:嗯,好,还有谁来?
生:车前盖是梯形。
师:哦,你还知道“车前盖”,我都不知道,还有吗?
课例三:《角的认识》课堂引入,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角字。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角呀?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三角板的角,有的说墙角,还有的说牛角、羊角。老师点评道:“同学们说得真有意思!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指着黑板上的字)。”学生们小声议论到:今天可能是元角分的角。不对,可能学藏羚羊的角。
诸如此类的教学细节不胜枚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部分教师课堂倾听意识的缺失与倾听能力的低下。第一位教师缺少课堂倾听的热心与耐心,动辄打断学生,武断评判,尤其是学生发言与教师课前预设相异时;第二位教师闻而不思,虚应其事,只是煞有介事地作“嗯、哦、好”等空洞的鼓励。
其实学生的回答不严密甚至错误,梯子的形状是梯形,而不能说梯子是梯形。“车前盖”是立体的不是平面,也没有一组对边是平行,因此,更不能说车前盖是梯形;第三位教师虽然听了也想了,但没有准确把握学生发言的观点与要害、错误与精彩,或者说只选择符合自己思路的在听。数学上的角是一个平面图形,和生活中的角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究其原因,恐怕在于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滞后与“师道尊严”的根深蒂固。从本质上说,教师倾听意识与倾听能力的弱化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略。
我们所说的主动倾听不仅是字面上身体向前斜着,用肢体语言表示关爱与注重,它包含着“专心”与“主动”的含义,它是一种心(神)、身、眼、耳的统整活动。即“用尽力量去听”。这里的“倾”字,类乎倾巢出动,类乎倾箱倒箧,类乎倾国倾城,类乎倾盆大雨……总之殚精竭力毫无保留。
也许这样说有点夸张和矫枉过正,但是积极主动地倾听,“不仅专心地注意学生,能够聆听学生的话语内容,,而且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老师的宗旨是带着理解和尊重。这种感情注入的倾听方式在形成良好师生关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感受温馨,传递着教师的心怀;而且创设一种境界,唤醒学生对真理的渴求,彰显着教师的人格,凸现着教师个人的精神价值。
(2)提出课题的背景
有人说,中国教师不善于倾听,其实,中国文化一直关注“听”。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就是先听,后循循善诱。但是,不知何时,教师开始不听了,不屑听了,不会听了。究其根源,在于长期的“师道尊严”,居于“神坛”的教师板着“夫子”脸,拒学生于千里之外,消解了学生倾诉、表达的欲望,堵塞了了解学生和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导致师生关系失调。这是教师的悲哀,教育的失败。
教师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惯于自己肆意地言说和要求孩子虔诚地倾听,只有命令与服从,只有授予与接受,只有安排与执行,只有言说者对倾听者的高压,而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平等,没有自由。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便永远也无法获得言说者的主动。于是,创新与锐气便在教师的惊诧中远离了孩子,木讷的不仅是他们的言语,甚至会慢慢侵蚀他们的思想与灵魂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责怪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而是老师没有养成倾听的****惯挫伤了孩子学****的热情。比如,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你就抢口强说,;学生的话还没有听清,你就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学生兴致勃勃地发言,你却心荡魂游目光斜视,学生还会全神贯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