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
李嫦玲
2014年8月
探讨的主要内容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中西药的联合使用
中药 凡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 包括:
合理应用的重要性
中药的应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在一些疑难病症和多系统病变的治疗中,中药以其整体调整和多靶点的作用特点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现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组分作用机制复杂,药物的双重性决定了药物既有治疗疾病的有利一面,又有产生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的一面,药物使用不合理,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能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中成药的使用注意事项
中成药的使用剂量
▶上市的中成药的说明书已明确规定使用剂量;
▶无论医生临床用药或患者自行购买使用均应按照说明书的规定剂量给药。
▶然而由于病情轻重、病势缓急、病程长短、患者体质强弱、发病季节不同。医生也要因病、因药、因人、因时而宜合理确定中成药的使用剂量,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安全有效的用药目的。
▶对一些含有毒成分的中成药更要严格控制使用剂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免引起过量或蓄积中毒事故的发生。
儿童剂量要酌情减少
虽然中成药大多数由原生药材中饮片制成,毒性低,小儿用药剂量要适当减少,除经临床试验确定的小儿用药剂量应严格按其规定服用外,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服药时间
一般内服的中成药,宜空腹服用,但特殊疾病应特殊对待,需根据病情而定。如补养类中成药宜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饭后服为宜;驱虫药最好清晨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效果佳;呕吐者应少量多次服用;调经药宜在临近经期前数日服用;对于急性病,须遵医嘱,视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用法。
一、中成药的合理配伍联用
辨证合理用药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论治作为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既要看到同一疾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型;又要看到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
同病异治
如:风寒感冒者,治宜发汗解表、疏散风寒,可选用荆防败毒散、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等;
风热感冒者,治宜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可选用桑菊感冒片、芎菊感冒上清丸、银翘解毒丸、维C银翘片、感冒清胶囊等;
感冒挟湿者,治宜解表祛湿,可选用九味羌活丸、柴连口服液等;
感冒挟暑挟湿者,治宜解表化湿祛暑,可选用藿香正气胶囊、保济丸等。
*注意:维C银翘片、感冒清胶囊、感冒灵胶囊含西药成分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不得与含此成分的其他抗感冒药如康泰克、阿司匹林、莫比可、散列通、泰诺林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