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2015高中物理 3.5-3.6 核裂变 核聚变 学案(教科版选修3-5).doc

格式:doc   大小:26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5高中物理 3.5-3.6 核裂变 核聚变 学案(教科版选修3-5).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11/15 文件大小:2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5高中物理 3.5-3.6 核裂变 核聚变 学案(教科版选修3-5).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案5 核裂变核聚变
[学****目标定位] ,了解受控核聚变反应研究的发展.
.
:ΔE=Δmc2.
(1)若Δm单位为kg,则ΔE的单位为J;
(2)若Δm单位为u,则ΔE的单位为MeV,可直接利用ΔE=Δm× MeV计算核能.

(1)历史事实
①1938年,德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哈恩等发现用中子轰击铀核的产物中含有中等质量的原子核钡和氪.
②1947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何泽慧夫妇首先观察到中子轰击铀核的三分裂现象.
(2)核裂变:把重核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原子核的现象.
(3)铀核裂变方程举例
U+n→Ba+Kr+3n

(1)链式反应:如果一个反应过程的产物能够再次引发这种反应,从而使反应一旦开始后就能自动延续下去,这种反应过程就称为链式反应.
当一个中子引起一个铀核裂变后,裂变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的铀核裂变,且能一代一代继续下去,这就是铀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2)临界体积:能够发生链式反应的裂变物质的最小体积叫做临界体积,它是发生链式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1)核反应堆:是控制链式反应的核心设施,是核电站的核心.
(2)分类:,又分为轻水堆、重水堆和石墨堆等.
(3)组成:反应堆由核材料、减速剂、控制棒、反射层、热交换器、防护层构成.

(1)定义:把轻原子核聚合成较重原子核的反应,,因此又叫热核反应.
(2)核反应举例:H+H→He+n
(3)特点:在消耗相同质量的核燃料时,核聚变反应比核裂变反应能释放更多的能量;核聚变反应没有放射性废料产生;核聚变反应所用的燃料储量丰富.
一、重核裂变
[问题设计]
(1)铀核裂变是如何发生的?
(2)重核裂变在自然界中能自发进行吗?
答案(1)铀核的裂变
①核子受激发:当中子进入铀235后,便形成了处于激发状态的复核,复核中由于核子的激烈运动,使核变成不规则的形状.
②核子分裂:核子间的距离增大,因而核力迅速减弱,使得原子核由于质子间的斥力作用而分裂成几块,同时放出2~3个中子,这些中子又引起其他铀核裂变,这样,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形成链式反应.
(2)重核的裂变只能发生在人为控制的核反应中,,要使铀核裂变,首先要利用中子轰击铀核,使铀核分裂,分裂产生更多的中子,这样形成了链式反应.
[要点提炼]

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两种典型的反应是U+n→Ba+Kr+3n;U+n→Xe+Sr+10n.

由重核裂变产生的中子使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的过程,叫做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1)铀块的体积大于临界体积或铀块的质量大于临界质量.
(2)有足够数量的慢中子.
例1 关于铀核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但只能裂变成两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