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物价结构性上涨还是通货膨胀.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物价结构性上涨还是通货膨胀.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1/1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物价结构性上涨还是通货膨胀.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物价结构性上涨还是通货膨胀
回首2007,“怎一个涨字了得”恐怕是每个中国百姓最实实在在的感受。

物价关乎百姓福祉

王女士家住北京开阳里小区,在一个小学做杂工。他和丈夫的工资加在一起共4000多元。收入虽然并不算高,但因为有房,孩子还小,花费不多,生活水平一直还算可以。不过,2007年猪肉价格的不断上涨,让她家原来一个星期炖一次肉的生活,改为一个月炖一次肉了;食用油价格一路攀升,她家原来喜欢吃的花生芝麻调和油,也改为普通大豆油了。即使这样,她说:“我家现在各方面花销比原来节省了,但我家每月的花费还是见长。因为除了食品,其它用品、杂费,多多少少也在涨。我们挣的钱和一年前一样多,但生活水平却下降了。”相信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和王女士有着同样的感受。
肉价“涨”了,粮价“涨”了,鲜菜价“涨”了,水果价格“涨”了,水产品价格“涨”了,调味品价格“涨”了,个人用品、学杂托幼费、旅游价格都在涨。水、电、液化气等价格也在待机上扬,房价等快速攀升,石油涨到了“每升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在“涨”……2007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当年11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再创2007年新高。由于CPI上涨的动力源至今仍未消除,结构性物价上涨的示范效应拉动全面物价加速上扬的风险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这物价从去年开始的个别小涨,到后来的普遍上涨,涨的我们心里慌慌的,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记者在街头的随机采访,引起了很多百姓的关注,张振大爷的这番话更是倒出了许多平民百姓的心声。“是啊,政府说是结构性上涨,有的人说是通货膨胀,到底是什么性质的啊?”“物价不停的上涨,政府是不是会采取一些措施,让物价降下来呢?”众人七嘴八舌。物价的不断上涨,让百姓心里没了底。

百姓心里不踏实事出有因

大多数人应该还记得1988年的通货膨胀,恍惚在一夜之间,生猪价格就翻了一番。之后一段时间,一位母亲一直叹息着对儿女们说:“把圈里的猪再多喂半个月就好了,你们几个娃娃下半年读书的学费就有着落了!”那时候,谁会知道通货膨胀已然临头,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一切都在增值,为有人民币在贬值!当年通货膨胀的压力很大,年通货膨胀率达到
%。而1992――1996年, 中国经受了改革开放后的二次经济过热。目前中国正在承受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轮“经济过热”及通货膨胀的压力。2007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GDP增速与CPI涨幅双双创下近10年来的最高记录。百姓虽然并不会时时关注国家宏观经济形势,但对于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价却是不关注都不可能的。
坊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可以跑不赢刘翔,但一定要跑赢CPI”。一句戏谑的话语背后,是对通货膨胀的担心与疑问。有人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1984年手上有1万元现金,按照每年5%的通胀水平,如今这笔钱只相当于1847元。
调查结果显示,有近六成居民感觉物价上涨的范围在蔓延。正是这种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加剧,导致了街头巷尾总是流传着什么又要涨价的消息。

结构性上涨还是通货膨胀

物价在上涨,对于这次上涨的性质,专家们持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结构性上涨,一种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是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而引起的市场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因而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是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只是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2007年12月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br者采访时说:“我认为,目前的CPI上涨仍属于结构性上涨,但结构性上涨并非是否定物价上涨。首先,这种结构性上涨表现在商品的价格有升有降,在CPI包括的八大类价格呈现出“五涨三落”的特征,其中去年1月至10月,%,交通、%,文化教育、%,可见价格并非全面上涨。
其次,这八大类商品又分为食品与非食品,去年1-%中,%,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4个百分点,占涨价因素的87%,。
再次,CPI上涨还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差异。目前,全国物价上涨最高的是贵州、青海,而北京、上海、广东这些发达地区,CPI上涨幅度低于全。
从上述特征可见,越是相对落后的地区,CPI上涨越快,因为这次物价上涨主要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引起,而落后地区的恩格尔系数较大。所以,我们应该看到,这次物价上涨的最大受害者,是低收入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