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经历不等于经验.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历不等于经验.doc

上传人:好用文档 2017/11/15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历不等于经验.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经历不等于经验
摘要:作为老师,最好是琴棋书画精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全方位感染学生。使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059-01

已经有三十年教学经历的我,自认为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大大小小的公开课、示范课、达标课上了不少,从来只听见赞扬声。不料在一次常规性的听课后,却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
案例一
事情是这样的。我校的全体教师在一学期中,不管你听什么科目的教学都必须听满8节听课记录。
有一天,我走进教室正准备上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课,突然发现有三位年轻教师在教室里坐着听课。对于我这位“老教学”来说有无人听课完全无所谓,自然是运用自如,洋洋洒洒地上完这节课。课后老一套虚心请教这节课有什么问题,三位教师赞口不绝: “老将军枪发不乱
,上得好极了。”这不,怎样问他们都说没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我自然非常得意,很有成就感,心想:“这种小场合,小菜一碟,你们还能挑出什么毛病来不成!”结果,当我们一起走进办公室,一位姓冷的教师欲言又止,好半天才说话。
“老卢,我觉得那拼音格小了点,你虽然用彩色粉笔规范地写拼音,但还是不太醒目”
“哦?我知道了,谢谢你。”心里一惊:“还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不太可能吧。”吓出一身毛毛汗。心急火燎地跑回教室(学生还没有檫掉黑板上的内容)坐到该老师坐的位置,呀!何止是不醒目,简直是模糊不清,再坐到最后一排一看,书写的生字、拼音、非常漂亮、规范。就是看不见拼音格。多年自信不用直尺完全可以画出标准格式来的我,从未意识到在画拼音格时运笔的力度不够。画出的线条很细很轻。最后一排的学生根本就看不清拼音的格式。天呐!天天收作业本批改都会出现拼音书写格式不对的现象,要嘛跑到上格去要嘛跑到下格去。我却一直在学生作业本上写批语“注意格式,注意格式,太粗心,太粗心。”结果次次批次次错。找不出原因。作业改得火冒三仗,总是怪学生太粗心,屡教不改,顽顾不化。学生迫于老师的威严又不敢讲。最终铸成了老师太粗心的大错。
此时我才恍然大悟,老教师又怎么样,经历再多也不过如此。经验再丰富也只能说明今天和昨天。今天的经验到明天还不一定用得上罗,那明天呢?明天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去研究、探索。自认为经历得多,经验就丰富,教学过程就万无一失的这种想法荡然无存。可想平时没有人直言时,会出现多少错误!
如此反复到学生中去“视查”。反复地思考,什么样的板书设计才最有吸引力,才能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才能感到老师的亲切。才是在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由于我长年累月地反思、探索这个问题。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缩短了,无话不谈,他们会大胆得向你提问题,把心里话说出来,做你的知心朋友。在他们心中自然升起一种敬仰之情。特别是在运用各种电化教学手段时,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感受、感觉、感想、体会。才能总结丁点经验。
案例二
一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是由县二小送课到前进小学的乡级教研活动,邀请各校的教研组长参加。我以听课者的身分参加了。本次活动对我的感触很深。特别是六年级的略读课文教学,方法之新颖。教学手段灵活多变。是我这么多年的教学生崖中没有学到的。自愧不如。他和我平时上课不一样。特别是授课过程中的范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