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
第二篇创业精神之主动坚强
第三篇创业精神之包容柔韧
第四篇创业精神之激情创新
第五篇创业精神之稳健应变
第一篇创业精神之自信执着
创业是现实生活,成功是精神境界
自信可激发潜能,优秀能养成习惯
事业是高楼大厦,道德是地基支撑
时间检验质量,环境决定价值
动机是心灵愿望,技能是实现手段
是点滴积累,失败是随时拖延
乐观是成功心态,忧虑是失败思维
学会换位思考,做到虚怀若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
导语
创业是现实生活,成功是精神境界
第1盏
心灯
创业是现实生活,成功是精神境界
成功可以体现在创业成功的成果中,也可以体现在创业奋斗的历程中。如果是因为创业的生活,让你发现了真我,今天超越了昨天,你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发出一种快乐、幸福和希望,因此说,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成功是一种精神境界。
案例一:2004年,同济大学毕业生刘建刚,在他刚毕业时到了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由于不喜欢那种朝九晚五的生活,毅然在一年后辞职,离开了这家待遇不错的公司。他一直在寻觅一种他想要的生活:每天虽然有挑战,但是却让人很有激情和活力。
就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他听到了一个新鲜的名词:创业培训。于是他便来到了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了一个免费的创业培训班。就在这个班上,使他萌发了创业的念头。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调研,他发现“涉外家政”这块还是个空白市场,他明白自己大学四年的外贸专业使他拥有外语优势。很快写出了创业计划书,并且得到了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的资助,终于如愿以偿开办了自己的公司。
接下来的创业并没有他现象中那么容易,他的员工虽然也是经过公司培训后上岗的,但是,在各种民族各种国家不同风俗的客户面前,他的员工还是不断地出错:有个伊斯兰国家的客户说他妈妈留给他的戒指丢了;有个澳大利亚的客户说在国外买的真丝地毯被家政服务员洗坏了;有个新西兰的客户说他家古董外边的保护层,竟然被家政服务员当成污垢给檫掉了……面对种种意外的突发事件,最初的刘建刚也感到头大,有时甚至也想过退缩不干了……但是,当他清醒以后,他知道这时候如果后退,他就再也没有重新创业的勇气了,于是,他从员工培训入手,加强了公司管理制度,建立了家政服务“管理师”制度,完善了制度,提高了管理水平。
目前,七年来,刘建刚的公司已经发展到300多人,他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了。
案例二:上海某大学,一个宿舍的四名女生,在毕业时突然决定,她们也要创业。创什么业呢?她们四位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吃火锅。于是她们决定也要开一家火锅店。
说干就干!她们四位分别回家跟家长借款5万元,凑齐了20万的启动资金。开始选门面、装修,在办理各种手续时,由于不懂如何办理,还托了亲戚和家长的朋友帮忙,办好了所有工商、税务、环保、卫生等各种证件和手续,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辛苦,总算可以风风光光的开张了。
可是就在火锅店刚刚开张20天,四位小姑娘一个都不见了!家长忙问她们为什么不去店里了?她们几个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开火锅店原来这么脏哦!
刘建刚和四位女生面前,摆着的是同样
的人生机会,那为什么刘建刚会创业成功了,
而四位女孩创业失败了呢?
思考
再高的苍天大树也是从一粒种子长起来的。
——英国剑桥大学著名创业学者艾伦·白睿教授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道德经》
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处萌芽,都是从头开始的,只有知难而进,不断努力才能获得成功。
你为什么要创业?
什么样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
思考一:
思考二: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自我实现:也可以叫做“实现自身价值”,是人类充分利用外在和内在条件,发挥自身潜力的心理需要,是一种要把人的潜力发挥到极致的根本欲望。而人们追求成功的动机,正是来源于“自我实现”的需求。
恰恰是追求出类拔萃,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才变成一种内生的动力,不断激励自己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冲破逆境,进而体现自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