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型展览馆设计
组长:丁俊妤
组员:严瑞琪徐泽培
前期分析
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
建筑北部有景观湖,建筑西部有原建筑
有足够的室外场地及绿化,西、南方向有主要道路,便于展品的运输
案例分析
世博会—中国馆
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构思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设计主题-- 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
中国元素-- 大红外观、斗拱造型,呈现给世界的“中国红”。篆字的二十四节气印于其上。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初露风采。
借鉴意义:运用中国特色元素进行组合,变幻并且来升华主题。
钢框架
--剪力墙结构体系
在34米以下仅存在16根劲性钢柱,劲性钢拄从底板起始达60米,与屋顶桁架顶高度相同。,采用20根巨型钢斜撑支撑起整个大悬挑的钢屋盖。巨型钢斜撑底部与核心筒内的劲性柱连接,中间通过层层楼层钢梁与核心筒连接,顶部通过钢桁架与核心筒连接,锚固于劲性钢柱上
布局方式与尺寸
--展馆分为中国国家馆、中国地区馆、港澳台馆三个部分。国家馆和地区馆的巧妙布局,主次有序。其中中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
景观绿化分析
绿地率控制范围内的绿地率不小于25%。地区馆周边自然折转的空中游廊、台阶步道和园林小品,相互衔接得异常完美,建筑外观镌刻有叠篆文字,环廊外侧立面印有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的小品表面,还刻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合作。所有这些都对中国特色做了全面而细致的表达。
借鉴意义:即使是外部环境的绿化也能体现出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理念。
案例分析
荷兰鹿丹特艺术馆
地理位置:unsthakl展示了荷兰一种新型的展示空间,它没有永久性的收藏品,而是经常更换展览主题。unsthakl的基地位于鹿特丹市的博物馆公园内,一条建于堤坝的交通干道限定了南边的边界,。北面有大片绿地,西面是鹿特丹自然博物馆。该馆成立于1992年。是由雷姆·库哈斯设计建造的。
设计理念:在对立与冲突中为其设计寻找基点,用建筑与环境之间的高差,确立kunsthal的空间特性-暧昧与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