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防骗手册加强版.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防骗手册加强版.docx

上传人:mama1 2023/6/15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防骗手册加强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防骗手册加强版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防骗手册加强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防骗手册加强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防骗手册加强版,供大家参考。 紧急通知 各班同学注意,最近5天已经有7位同学陆续被骗了合计3万多元现金。 多数同学初入武汉,用手机时间不长、涉世未深,心地善良,安全意识淡薄,防范觉悟低,容易被骗,但绝对可以预防和避免! 被骗主要形式为收到短信或电话,常见的有: 遇事多留个心眼,切勿贪图小便宜1、包裹已经到达,派送不成功,请致电-一个号码,然后别人说你有白粉在包裹里面,后面就要求转账,然后被骗了! 2、您在某处消费多少钱,请核实,致电一个号码,后面给你设个类似的套子,被骗! 3、你通过qq、手机获得的各种获奖的信息,需要汇款,被骗! 4、家人收到以你、室友和老师署名的短信,找很多紧急理由,让你的家人汇款! 5、你的QQ密码、手机、电脑、u盘被盗,然后获取你的信息,找如车祸等各种原因,那个时候你的手机正好关机或者不在身边,诱骗你的家人和朋友,汇款! 6、找兼职、寝室推销等透露了自己的详细信息,被骗! 7、自己的钱包、手机、自行车,因为各种原因被偷! 田老师和高老师,为此事,非常头疼,骗子不和我们直接交锋,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学生被骗! 虽痛心疾首但爱莫能助,报警,找回的机会几乎为0! 所以大家要千万提高警惕,坚信: 天上绝不可能掉馅饼! 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也绝不可能被冤枉! 遇到类似的事情,不要自己独自决定,找辅导员,同学、班主任和家长寻求帮助! 要求: 1、各班级今晚必须全部宣传到位,不希望再有类似事情发生在材料学院! 2、取消南湖V网加入鉴湖V-网,本月即将结束,班干部明天必须办理手续,不然下月不会生效!(加入后网内通话5元包月,全天24小时免费!) 田老师短号61158、高老师短号:6267213、班上同学是移动号码的,开通飞信,赶紧加田老师和高老师为飞信好友,便于接收消息!(标明自己班级和姓名)! 遇事多留个心眼,切勿贪图小便宜1、通过上网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进行诈骗; 2、假称自己发生意外,利用同学的同情心理寻机诈骗; 3、以恋爱为名进行诈骗; 4、编造学生在学校受到意外伤害,对学生家长及亲属实施诈骗; 5、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 6、利用手机发短信息中奖诈骗。 1、乞讨类骗局: 一些人冒充残疾人和大学生,躺或跪在路边,在地上写了大量悲情文字,以博取广大市民的同情心,从而骗取钱财。 防范措施: 市民遇到此类情况,可以直接报警或拨打救助站的电话。 2、利用短信诈骗 此类诈骗主要是利用事主丢失的手机上所存的电话号码对事主的亲人、朋友进行诈骗,或故意偷事主的手机,实施连带犯罪。 施骗人会用事主丢失的手机向事主的亲人、朋友群发短信,以事主的名义慌称在外出事急需用钱,从而诈骗钱财。 警方提醒市民,特别是经常出差在外的市民,在手机遗失后要及时告知亲友,亲友们对短信资料也要进行分析。 3、利用互联网诈骗 施骗人员首先通过互联网发出虚假的信息,称事主中奖,并与相关人士联系,还会有同伙专门负责接听这样的电话,并要求事主往指定账户汇钱。 4、假招工真骗钱地点: 主要是劳务市场 对象: 一些刚到本地的外来工、刚毕业的大学生手法: 犯罪嫌疑人多以招工为名骗取求职者若干培训费、保证金,数额较大。 这些所谓的用人公司,还会向求职者出示虚假的注册资料,带求职者参观公司驻地或工厂等,这些办公地点或工厂或是虚假的,或是借他人之名。 5、典型案例2023年3月,陈某到学校保卫处报案称: 前几天收到一条手机短信,内容是陈某的手机号在某公司举行的SIM卡抽奖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有丰厚的奖品让他通过所留下的咨询电话(手机) 与该公司联系领取奖品的事宜。 在陈某与对方联系时,对方告诉他中的是一台电脑,公司将按所提供的地址给陈某邮去,但要先将邮寄费、个人所得税等费用共计1000元汇到公司的账号上,收到汇款后即邮寄电脑。 陈某信以为真,便往对方提供的账号上汇了1000元,过了两天,当陈某打电话询问是否收到汇款时,对方告诉陈某,由于公司职工弄错了,他中的是特等奖,奖品是一辆价值30余万的汽车,让他补交邮寄费、个人所得税等几项费用26000元,款到发货,陈某向同学借钱再次汇了款。 但等了一段日子也没有到货,当陈某再打电话询问是,那个手机已经停机。 陈某才觉得可能上当被骗,逐决定报案。 [案例解析] 目前手机在大学生中的使用相当普遍,短信业务也成了手机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些不法之徒乘机经常大量地往别人手机里发送***、证照及中奖之类的短信息,有些社会经验不足的同学便轻易相信,一步一步地走到犯罪分子事先设置好的陷阱中。 俗语说天上不会掉陷饼,商品经济社会也不会有那样好事发生,同学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千万不要相信,也不要去理会这类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