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试论经济数学模型的构建.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试论经济数学模型的构建.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1/16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试论经济数学模型的构建.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试论经济数学模型的构建
[摘要] 经济数学模型是现代经济学语言的表现形式,是研究经济学的重要工具。该文从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经济数学模型的内涵、分类,建立和应用经济数学模型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 经济学数学数学模型经济数学模型

目前,数学方法的应用几乎遍及了经济学的各个领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学的繁荣和发展。数学模型分析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趋向。经济数学模型在研究许多特定的经济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有时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数学模型方法在经济学日益计量化、定量分析化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

1 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学模型是相对于一定的概念、系统或过程而存在的。它是用数学语言表达原型结构、特征即内在联系的模型。例如,用字母、数字或其他有特别含义的数学符号建立起来的等式、不等式、图表、图像以及框图等,都是数学结构,当它们表征一个特定原型时,就是数学模型。总之,数学模型是对实际问题的一种抽象,基于数学理论和方法,用数学符号、数学关系式、数学命题、图形、图表等来刻画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其内在联系。其特点是:明晰的假定条件、严谨的论证、清楚的结论。运用数学模型可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探寻事物的变化规律,用可控变量得出必要的结论,从而概括出理论假说。

对构建数学模型的要求
(1)有足够的精确度;(2)简单实用;(3)依据充分;(4)尽量借鉴标准形式;(5)具有可控性,易于操作。
数学建模的过程
(1)模型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其实际意义,掌握对象的各种信息。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2)模型假设:根据实际对象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并用精确的语言提出一些恰当的假设。
(3)模型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来刻画各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结构。
(4)模型求解:利用获取的数据资料,对模型的所有参数做出计算。
(5)模型分析: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
(6)模型检验:将模型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合理性和适用性

2 经济数学模型的内涵

当数学模型与经济研究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时,经济建模也就产生了。所谓经济数学模型,就是把实际经济现象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的实践经验,归结成一套反映数量关系的数学公式和一系列的具体算法,用来描述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在经济领域的数学运用首要的问题是适用性或实践性问题,即能否用所建立的模型去概括某一经济现象或说明某一经济问题。运用经济数学建模来分析经济问题,预测经济走向,提出经济对策已经是大势所趋。
经济数学模型是研究分析经济数量关系的重要工具。它是经济理论和经济现实的中间环节。它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对经济现实进行简化,但在主要的本质方面又近似地反映了经济现实,所以是经济现实的抽象。
经济数学模型能起明确思路、加工信息、验证理论、计算求解、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的作用。对量大面广、相互联系、错综复杂的经济数量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不能离开经济数学模型的帮助。

3 经济数学模型的建立

理论和资料的准备。经济数学模型的质量首先取决于对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状况。理论假设能否成立、是否正确,关系到模型的成败。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