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旅游法律法规汇编
西宁市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办法
(2009年10月29日西宁市人民政府令第94号公布,自2010年1月1
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有效保护和科学
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和《青海
省旅游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旅游景区景点是指《西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所确定
的具有参观游览、休闲度假、娱乐健身等功能,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
围,具备相应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主要包括:风景名胜
区、历史遗迹、革命纪念胜地、寺观教堂、温泉疗养地、自然保护区、度假区、主题公园、
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和水库以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
体育、文化艺术等各类旅游区域。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保护、经营及其相关管理活
动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旅游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保护、经营和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市场
运作、注重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落实环境与资源保护制度,维
护游客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五条 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经营等旅
游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区)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经营等旅
游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建设、交通、农牧、林业、城管执法、国土资源、水利、文化、体育、环
境保护、财政、公安、工商、物价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旅游景区景点的有关管
理工作。
第六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景区景点的规划、建设和发展,纳入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鼓励和扶持旅游景区景点发展。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旅游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宣传推介、旅
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等,强化对重点项目的引导、配套和扶持。
第七条 鼓励境内外企业、组织和个人通过独资、合作、合资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
参与旅游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
1132
第六编部分地方政府规章
第八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景点,应当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及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和保护规划应由具有相应规划资质的单位编制,经旅游行政主
管部门同意后,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九条 开发建设旅游景区景点,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与其相关的环境保护设
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十条 在市级和市级以上重点保护范围内开发建设新景区景点,应当按照景区
景点内游览、景区景点外食宿的原则划分游览区和生活区,并按规定设置配套的环卫
设施和其他服务设施,与景区景点环境协调一致。
第十一条 旅游景区景点及其外围保护地带内的建设应当与景观相协调;游览
区内,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及休(疗)养机构和其他影响自然景观的永久性建(构)
筑物。
第十二条 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景区景点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监督管
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规划、破坏景观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开发活动。
旅游景区景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应有旅游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