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伤寒论》》.ppt

格式:ppt   大小:142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伤寒论》》.ppt

上传人:yixingmaob 2017/11/17 文件大小:1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伤寒论》》.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伤寒论》之六经辨证
曹毅君
六经辨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辨证的一个简称。
三阴三阳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黄帝内经》用三阴三阳来命名脏府和经络,比如足阳明胃经,足阳明胃府,表示生理概念
三阴三阳这个概念是来自“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学说,“阴阳”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一个哲学的学说,而且还是大自然界化育生命的一个规律,可以说“阴阳”学说是生命的本源,
为说明“阴阳”量的变化,把“阴阳”又各分为三,就是三阴三阳,其本意,指的是阴阳气量的多少。
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在《伤寒论》中,我们说阳明就是阳明病,说太阳就是太阳病,这是个病理的概念。
涉及到病变部位,涉及到病变性质,也涉及到病变发展的趋势。
从太阳病来说,它的病变的部位, 发生在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还发生在体表,是体表的阳气被寒邪所伤。
张仲景认为体表的阳气根源于下焦膀胱、下焦肾,把体表被风寒邪气所伤的这种证候归属于太阳病,它的病性是阳证;病势是阳证的初起。
决定一个病证的阴阳属性,既考虑它正气的因素,也要考虑到邪气的因素。正气是阳气,邪气是阴寒邪气,从病证的角度来说,它是阳证的初起。
阳明病涉及到手足阳明经府。那就是说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还有大肠经,胃经。
由于足经循行长,影响范围广,被外来的风寒邪气所伤后,它的症状明显、表现突出,所以从《伤寒论》的症状来看,主要是足经的症状。
病性属于阳证,它的病势,属于阳证的极期。阳明的阳气虽然不是最盛的,但是邪入阳明就化热了,所以阳邪就成了热邪,盛阳赶热邪,正邪斗争激烈,所以表现了大热大实的证候,从病理的角度来说,阳明病是阳证的极期阶段。
少阳病涉及到了胆经,胆府和三焦,手少阳三焦和足少阳胆,它是阳证的后期。
进入少阳的邪气,可以是寒邪,也可以是热邪。如果邪气在少阳经的话,那是寒邪,因为它有往来寒热这个症状;邪入府的时候就会化热。
而正气是少阳的阳气不亢,所以它抗邪的能力并不强,所以它是阳证的后期。
一旦少阳阳气抗邪不利的话,邪气就有可能内传三阴而出现太阴病。
少阴病涉及到心肾,涉及到肾经。
寒邪进入少阴,导致心肾阴阳两衰,又以肾阳虚衰为主,是阴证的进一步加重,是阴证的危重期,特别是心肾真阳虚衰为主的少阴病,如果不积极的救治,常会出现不良的后果。
少阴病另外有一种情况,不是以心肾真阳衰危为主,而是以外来的寒邪为主,对于这种寒胜伤阳的证候,只要心肾真阳没有完全衰竭,经过积极救治,把阴寒驱出体外,还有很好的预后,甚至可以自愈。
厥阴病,涉及肝和心包。
如果疾病是由少阴传来的,少阴心肾真阳虚衰,又导致了厥阴相火,也就是肝和心包的相火衰竭,那就是阴证的末期,最后阳亡而死,所以厥阴病就有死证。
但是如果这个病不是由心肾真阳衰微而传入厥阴的,而是外来的阴寒邪气扼制了厥阴的相火,就会发生另一种变化——当阴寒邪气特别盛,盛到极点,而相火被郁到极点的时候,相火爆发,阳气来复,厥阴病就可以有阳气恢复的机转,阳气恢复之后,阳复阴退,病就可以自愈;如果阳气恢复太过,又可以转成阳证,所以厥阴病篇又存在着阴尽阳生的这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