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06年1月第155期新会一中教导处
心情日记
屈美珍
12月16日,我代表新会赴恩平一中,参加江门市教育局举办的“2005年中学语文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欣赏示范课竞赛”,并获得了特等奖。在收获喜悦的同时,我得到更多的是体会。回想这长达两个月的备战与一次次的选拔赛,我种下了一串串的心情果实,现摘下来,供大家一起分享品尝。
10月19日晴朗天气宜人
刚刚忙完百年校庆的工作,我还沉浸于那红色的喜庆气氛中,这时,穆老师笑眯眯地把我叫到跟前:“小屈,现在区里要搞一次教学竞赛,我决定派你去试试,锻炼锻炼!”任务不轻,难度不小,当然,吸引力也很大。虽然我知道上公开课不会是一件美差,但学校与师傅赐机会,为何不好好把握?于是,我就这样把它扛下了。课题是高二选修课本的《毛泽东词二首》,找资料、定目标、设教案,不断地修改、修改……这些日子,我的脑子里全是毛泽东的豪言壮语,“人有病,天知否?”我不知道老天爷是否明了毛泽东的深情,我只希望它能看到我所流下的汗水。
10月28日好天气阳光泻地
上完学校的选拔赛,我的心里着实放下了千斤重担,且不要问我上得怎样,我现在只想痛痛快快地睡上一觉,谁知道我已经熬过了多少个失眠之夜。但躺下时,又禁不住想着:学生这次表现得很不错,回去要好好表扬一番;上课时有些语言还嫌啰嗦,要提练;如何可以把环节过渡得更自然紧凑一些;……起来一看,哇,天亮了!
11月22日寒潮过去后的丝丝暖意
我代表学校参加区的决赛,经过一轮紧张的准备后,等待着在这一堂课上比试锋芒吧!面对着一班陌生的学生,我心里先是一片茫茫然,原本非常熟悉的教案,开始捉弄我了,操作起来不那么流畅,面对学生的未合“要求”的答案,我使尽浑身法宝,务求令到他们得到多一点的体会……一堂课下来,没有料想中的成功,觉得自己有负于学校的重望。心里正七上八下时,迎面碰着梁洪汉副局长与梁卫东校长,他们都给予我安慰与鼓励,及时向我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梁校长更是把记录得满满的一页纸,不厌其烦地指导我。这时,我才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非常侥幸,幸运之神再一次眷顾我,又一次地给予我一个机会,我获得了赴恩平参加江门市决赛的名额。我于是对自己说:“不能再让自己后悔了!”
12月2日持续寒冷
课题安排落实了,我负责的是《与雾同行》。这是一篇课外的散文,按照江门教育局的教研员说,这是他从《中华散文百家百篇》中随意翻阅时,认为写得很美,于是就选取出来了。由于作品太新了,作家也是新生作家,手头上根本没有一丁点儿的资料,哪怕是原文也没有,备课时有如大海捞针,没有一点儿头绪,心情十分的迷茫和忧虑。这时,张炳均主任、陈国恩、吴运霞和我们备课组的其他老师,都向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能奠定了信心,理清了基本思路,走出了关键的第一步。我尝试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其它两篇课文,一是《毛泽东词二首》(一定要教完两首),一是网络笔手写的《巷子里的阳光》,同样也是新课文,同样也没有现成的资料,比赛还是公平的。既然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也就没有旧说法的束缚,没有固定的这个对,那个错,这是非常自由开放的,教师个性发挥的空间是很大的,这就不能说不是一件好事情。我认真研读了教研员所印发的相关资料和要求,我决定,要以读和品带动起整个教学,将教学重心放回到文本上,放回到语言中,不搞花哨的形式,用朴实无华的语文教学本质,让学生真正地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