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家庭农场.................................................. 1
概述................................ ................................ ........ 1
定义................................ ................................ ........ 1
优势特点................................ ................................ . 2
中美情况................................ ................................ . 2
推广难题................................ ................................ . 3
实施建议................................ ................................ . 4
原则................................ ................................ ........ 6
意义................................ ................................ ........ 6
需求................................ ................................ ........ 6
历史................................ ................................ ...... 8
试点情况................................ ............................... 9
目录第 1 页
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
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
在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农民通常在自有土地上经营(也有租部分或
全部土地经营)。农场主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直接参加生产劳动,早期家庭
农场是独立的个体生产,在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有的农户向集体承包较多土地,实行
规模经营,也被称之为家庭农场。
2013 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鼓励和支
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概述
在中国,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品化
的进程。它的形成,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有助于生产与市场的对
接,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提高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
的组织化程度。
中还比较落后,土地等基本资源紧缺,整体
上看,家庭农场的规模不可能很大,发展进程也不可能很快。
定义
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在中国,它类似于种养大户
正文
家庭农场
的升级版。
通常定义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
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
体。
优势特点
1、在中国,家庭农场的出现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商
品化的进程。
2、家庭农场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使农业由保障功能向盈利功
能转变,克服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弊端,商品化程度高,能为社会提供
更多、更丰富的农产品。
3、家庭农场比一般的农户更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更易于政府监管。
中美情况
1、美国
斯诺农场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中部的费尔菲德县,有一座 94 年历史
的家庭农场。如果不是红白两色的畜棚和散于各处的农业机械,人们很难
想象在这个花园成荫、庭院成片,寸土寸金的地方。
农场主人菲尔·斯诺从祖辈手中继承下这座占地 60 英亩的农场,并
和家人一起经营。
按照全美家庭农场联盟的定义,这是一家典型的家庭农场,家庭拥有
农场的产权,家庭成员是农场的主要劳动力,并在运营管理方面负主要责
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