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加强医院绩效管理工作降低医院运营成本
摘要:由于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具有公益性质,所以医院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要求注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能控制成本,注重数量、注重服务的同时,要避免只注重创收。因此,为了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医院的管理阶层应综合运用绩效管理手段,采用合理高效的绩效管理方法,提高服务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文章就医院的绩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合理有效、建设性的建议,以期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
关键词:医院;绩效管理;运营成本;建议
在我国新医改政策中,其对公立医院的要求有加强对预算、收支的管理、严格控制对成本的核算。为了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医院的管理阶层要用综合运用绩效管理手段,采用合理的绩效管理方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良的医疗服务。下文从绩效管理手段与医院运营成本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对策与方法。
一、绩效管理与控制医院运营成本的联系
(一)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的基础条件是医院运营成本控制
在医疗机构的竞争市场中,集中体现的就是价格与质量的竞争。但是近年来,医院的运营成本逐渐增加,其最主要的原因有:人力资源即人员经费大幅增加;医院使用的各种材料以及试剂涨价,相关医疗用品费用增加;医院购入大型设备费用上涨,同时,维修频率增加导致检测维修费用增加;医院各种管理的费用增加。这些都是医院运用成本增加的因素,同时也和医院的绩效管理密切相关。公立医院的服务价格都由政府来决定,有完整的物价体系,因此医院在服务价格不变的基础上要想获得更多的利润,只能降低运营成本。运营成本的降低,既可以保证经济效益又可以提高社会效益,树立良好的口碑,从而在医疗机构竞争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
(二)医院成本控制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
控制成本难、重购轻管、重财轻物等一直是传统医院的管理模式的特点,这些问题易导致经营状况不明、成本归集不清楚,从而进一步导致绩效考核不准确等问题的出现。新医改要求建设节约型医院、建设和谐社会,因此必须以医院建设发展实际情况以及服务质量为前提,将质量、绩效以及成本控制的结合起来提高绩效管理水平。所以提高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的基础是成本控制,最终目标是提高医院绩效管理水平。医院医疗工作者的做事原则是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以绩效管理和成本控制理念为其指定原则的基础。运用总量成本控制以及有机的调整绩效管理等思想贯穿在成本控制中,并通过加强医院员工的相关责任感来实现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同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并找出不足以及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办法,为医院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
二、当前医院绩效管理的不足
(一)对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控制的现实含义认识不足
当前医院对绩效管理与运营成本的含义认识不足,不够重视绩效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认为绩效管理就是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来激励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本控制就是降低成本。控制成本并不是一味地降低成本,如果成本降低到一定程度反而会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便利度,使得医院不能达到成本核算的目的,导致医院的运作效率降低。对于绩效管理,如今医院的发展和创新要求更多的知识型创造型人才,这也是各医院的市场竞争有利因素,但是对于这些人才,只是运用经济手段来刺激其工作积极性已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