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银行理财拐点
在收益率下滑、替代品出现、“资产荒”来袭之际,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可持续增长将成往事,2016年大概率已见顶
银行自身的规模和客户基础决定了银行理财的地位。从综合排名结果看,国有银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银行排名靠前,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总体排名靠后
在综合理财能力排名后10位的银行中,外资银行占据了5席,其中不乏老牌理财“能手”,比如东亚银行就位居倒数第8的位次
从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能力看,平安银行和招商银行的平均预期收益率相对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而星展银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平均实际收益率则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理财产品收益率将重回“3时代”,今年仍然想买理财产品的投资人要早点动手
在过去的一年中,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债券市场打破刚兑,存贷款利率不断下调,A股市场表现跌宕起伏。这一年,对于银行理财行业来说亦是布满荆棘:全年多达五次的双降迫使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几乎呈现出没有反弹的单边下滑态势,从年初的稳居5%以上一路下跌至年末连4%都岌岌可危的水平,跌幅之大超出市场预料;上半年,A股牛气冲天,气势如虹,吸引大多数投资者转投股市,银行理财的市场竞争力遭到拷问;之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大额存单的发行、存贷比限制的取消等监管政策的出台,
“银行理财将被取代”或“银行理财存在的意义已经消失”的言论甚嚣尘上,一时间不绝于耳;6月中旬,A股爆发罕见的股灾,大量资金外逃使银行理财又不得不面对“资产荒”这一资本市场新常态。加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强势来袭,投资者教育的缺乏,高端人才的缺乏与流失等问题,银行理财2015年的道路颇为坎坷。
只是依托网点多、客户基础雄厚的传统优势,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规模仍实现了持续增长,但对2016年,这种情况或将发生转变。“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较2014年微幅增长,大概率已见顶。”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表示。
看综合能力,中外资冰火两重天
总体而言,由于各中资银行的理财产品类型、收益等差别不是很大,因此银行自身的规模和客户基础仍然决定了银行的理财地位。
从银率网发布的《银行理财能力评价报告(2015年下半年)》综合排名结果看,国有银行以及大型股份制银行排名靠前,外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总体排名靠后。
其中综合能力排名前10的有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和杭州银行。
该排名是以各类产品的发行量占比为权重乘以各家银行在各类理财产品的管理能力得分,得到银行理财能力的综合评价排名。依据银率网银行理财能力评价体系的产品分类,%,%,%,%。
这就意味着,产品线覆盖面和权重产品的理财能力是影响银行综合理财能力的关键因素。
比如排名第一的中国银行,虽然在产品覆盖面上没有达到全覆盖,但是在非结构性部分的理财能力比较突出,尤其是在权重最大的非结构性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上得分很高,使得总体得分居前列。
排名第三的交通银行,虽然实现了产品线全覆盖,但是在权重产品上得分较低,因此排名反而落在两个产品线覆盖不全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