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儿鹅口疮的预防和护理
演讲人: 老侯
授课对象:全科护士、实习生
1
定义
2
好发部位、好发人群
临床表现
预防与护理
3
4
一、定义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口腔黏膜所致口腔炎症,主要以口腔黏膜覆盖白色如针尖样大小点片状物,又称口腔念珠菌病。
二、病因
本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有时也可在口腔中找到,当婴儿营养不良或身体衰弱时可以发病。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首先有粘膜充血、水肿,口内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经过1-2天,粘膜上出现散在白色斑点,状如凝乳,呈半粘附性略微高起。
三、主要表现
有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软小斑
点或斑片,状如凝乳,如针头大
小,略向上凸起,不易清除,早
期黏膜充血较明显,故呈鲜红色,
斑片附着不十分紧密,稍用力可
擦掉,暴露出红的黏膜糜烂面及
轻度出血,重者,可蔓延至食道、
食管等处,并伴有吞咽困难、呼吸
不畅等症状。
好发人群
好发部位
舌、颊、软腭、唇口底等处
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
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患儿
1
2
3
临床表现
烦躁不安、啼哭
哺乳困难、拒乳
全身表现不明显,
部分患儿体温升高
五、治疗比较
1、制霉菌素:呈广谱抗真菌作用,不仅能抑菌,也能杀菌,由于制霉菌素研粉口腔涂抹使部分患儿味觉较难受,用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但涂抹后局部治疗,进入血液中极少,故无肝、肾、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2、氟康唑:抗菌谱广、吸收完全、组织浓度高,临床疗效好,但氟康唑药价较高,部分患者无能力接受,有诸多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皮疹、腹痛、腹泻等。
六、护理诊断
1、进食自理能力缺陷:与口腔黏膜炎症引起疼痛有关
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3、知识缺乏:家长缺乏鹅口疮预防及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