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爸爸爸》中“丙崽”的文化意义.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爸爸爸》中“丙崽”的文化意义.doc

上传人:好用文档 2017/11/20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爸爸爸》中“丙崽”的文化意义.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爸爸爸》中“丙崽”的文化意义
摘要:《爸爸爸》中塑造的丙崽是一个始终没能融入鸡头寨人际以及社会的“傻子”形象。他的自身的成长不受鸡头寨文化的形象,但是却像一面镜子,映照了整个鸡头寨的社会现实和文化取向。而正因为丙崽没有正常人思考能力的特殊性,使得他能够最大程度上不带有主观色彩的还原喻示“鸡头寨”文明。作者试图以一种审视的角度来对现实中的社会进行解析,作品着重描写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构成上,反映了韩少功对社会反思的重点在于文化层面。
关键词:丙崽零文明《爸爸爸》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6-0-01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知识界对待社会问题的关注达到了一段时期内的高峰,尤其集中在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反思以及未来走向的思考。分析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文化意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窥得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作家群体们为未来寻求的出路。韩少功代表作之一的《爸爸爸》以及《归去来》等一系列的小说创作都被认为是“对一种文化意识的彰显和对某种精神病症的深入剖析”2。整体来看故事以巫楚文化为背景,鸡头寨的生活原始古老,充满了诡异奇绝的色彩。在一个行为方式和生存状态都与现实社会相差较远的背景下,作者却在表达一种对当代文化现状的反思,因此可以跳出鸡头寨的范围本身,看到其在整个文化历史的代表性意味。文中主人公丙崽是一个典型的傻子的形象。作者对这样一个出离生活现实的“非典型人”的着力塑造,实则是在用无知反应现实,以反常表达被麻木的常态。

一、丙崽形象的多种解读
丙崽在外貌上“眼目无神,行动呆滞,畸形的脑袋倒很大,像个倒竖的青皮葫芦”3,他没有基本的语言能力,只会“爸爸”和“×妈妈”两句话,在鸡头寨中常常被人嘲笑与戏弄。对于丙崽人物形象的文化意蕴,以刘再复先生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丙崽形象是一种“二值判断”的再现。丙崽只会用“爸爸”和“×妈妈”两句话分别来表示高兴或者不高兴、好的或者坏的, “在丙崽的大脑里,世界就是对立的两大块,人群就是对立的两大营垒。”4这正是一种对世界进行“非好即坏”的单一粗暴的价值判断的体现。另外严文井先生将丙崽与鲁迅笔下同为“傻子”形象的阿Q做类比,认为其身上显现出的荒谬粗鄙是民族劣根性的集中体。在解读其人物形象时,认为丙崽这“毒不死的废物”的存在“嘲弄了整个鸡头寨以至鸡尾寨,我放佛嗅到了那股发臭的空气”,如果将鸡头寨视为整个华夏民族的缩影,那么丙崽的丑陋便是长期蛰伏在民族深处的恶。

二、“零文明”的丙崽
以上对丙崽的分析首先默认丙崽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价值取向的个体,才能从其行为和处事方式上探求背后的意味。阿Q被作为民族落后特性的集中体现,是因为他所做所言是由他所受的“文化教?B”决定,阿Q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深受其影响,便具备了代表这种文化核心精神的条件。而丙崽的特殊之处在于鸡头寨的文化对他并没有产生精神上实质性的作用。他的“傻”和阿Q是有区别的,后者是一种面对现实情境、根据自我经验进行判断,然后采取的应付世界的态度,丙崽的“痴傻”则是天生的。
小说开头丙崽学做人,很快学会了两句话,“爸爸”和“×妈妈”,但是“三五年过去了,七八年也过去了,他还是只能说这两句话”。这表明在成长的过程中,丙崽对于鸡头寨的“教育”始终无法接受。会说两句话说明他具有最基本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