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南通如何定位上海“北大门”
产业对接分工互补,两地共建产业园区接纳上海企业
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去年11月参加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今年2月参加江苏省人代会时均指出,南通作为江苏发展的“潜力股”,一定要做好跨江融合、“接轨”上海的大文章,努力建设成为上海的“北大门”。
今年5月16日,江苏省政府下发《关于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的批复》,同意南通建设上海北翼门户城市,从省级战略层面推动,充分发挥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地域优势,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建设集“生态屏障、产业腹地、创新之都、文化名城”等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北大门”。
《中者了解到,南通打造上海“北大门”决策出炉前,沪通两地的产业对接和互补发展就已有显著进展。决策出台后,南通市的措施和动作接连不断。 2008年6月30日,苏通大桥正式通车,一桥飞架南北,打破长江天险长期制约南通“南不通”的历史,成为沟通上海南通的主通道。
南通早就有个上海梦,
追随上海14年终圆梦
在中国地理版图上,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T”形结构交会点和长江三角洲洲头的城市只有两个:上海和南通。
南通早就有个上海梦。2003年,南通市委市政府印发《接轨上海工作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发展思路,这标志着接轨上海工作由民间自发走向政府推动。
自此,南通的发展定位经历了“接轨上海―北上海―上海北―上海北大门”的变迁。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经研究院院长刘志彪告诉记者,“南通,南通,其实是‘难通’,向南不通。过去因为长江天险和体制问题,南通连一条通上海的铁路都没有,所以经济发展缓慢。”
交通设施和过江通道建设是沪通两地接轨的基础。随着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建成通车,北沿江高铁与城际轨道交通的开工建设,南通将加快构建和上海快速对接的铁路及公路网。为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沪通长江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沪通高铁预计将于2019年开通,上海和南通之间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过江通道。
上海这扇北大门如何建?刘志彪说,这是两地协调合作的事情,但当务之急是基础设施的一系列互联互通,如尽快开通高铁,将上海至南通之间的时间压缩在半个小时以内。
与之相呼应,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未来上海将与南通、苏州、无锡等地区构建“1+6”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同时,逐步推动上海非核心功能向郊区以及更大范围疏解,这将加快上海有关生产要素和产业向南通等周边城市和区域转移,加快沪通两地融合发展的步伐。
对此,南通市长韩立明指出,南通将在上海迈向卓越全球城市的进程中建设上海“北大门”,抢抓上海“1+6”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机遇,有序承接上海功能疏解,追求外部形象和内在水平向上海看齐,打造与上海全球城市核心功能相配套的Ⅱ型大城市。
南通媒体人张海燕说,南通与上海自古就一脉相连,在区域经济版图上,南通就是上海的一部分,14年的?N身追随,两者终因密集的过江通道“鹊桥”的搭建而喜结连理、融为一体。
“大树底下不长庄稼,但会长好碧螺春”,沪通产业对接分工互补、协同发展
2009年8月,一位中央领导考察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时,向上海振华港机(集团)公司总裁管彤贤提问:上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