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doc

上传人:tiros009 2017/11/20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进行了十余年的时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应该立足于大量的田野调查而非空洞的理论探讨,非物?|文化遗产应当在保留核心基因和核心元素的基础上智慧地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产业化;保护方式
目前我国探索出了四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即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尤其是生产性方式保护,自2006年首次提出、2009年首次界定概念以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探讨,并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必须承认的是,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学术界、社会团体等应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
一、问题概述
当前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认定、保护、传承过程中,缺乏我们自己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导。联合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并非都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其他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我们应该借鉴,但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体系。以科学的理论来
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补充、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才能更好地开展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不是“死文化”而是“活文化”,其区别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点就是依附于特定的民族、群体、区域或个体存在,并流传至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量存在的宗教文化及与原始信仰有关的文化现象做一个思考。毋庸讳言,宗教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敏感的问题。因此,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干部对宗教文化采取了一种回避、漠视甚至打击的态度,这就要大力宣传来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
(一)提高传承人和相应的专业人员的保护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递、延续和发展的,他们“掌握着祖先创造的精湛技艺和文化传统,他们是中华伟大文明的象征和重要组成部分。当代杰出的民间文化传承人是我国各民族民间文化的活宝库,他们身上承载着祖先创造的文化精华,具有天才的个性创造力,保护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是要保护传承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由于传承人的声誉和所处的特殊位置,除了要传授特定的“文化”外,还
需传播延续这类“文化”的意义。
(二)重视教育的传播方式
教育是人类文化记忆传承的重要方式,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教育活动也成为支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严重缺乏专业研究队伍,一些教育机构尤其是高等院校开始设立相关专业,开展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历教育,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发挥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桥梁作用。
重视教育,更应该重视教育的传播途径。笔者认为,就我国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应采用自上而下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要培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级专业人才,在全国范围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调查、登记、摄像、录音、认定、建档等工作,摸清家底;另一方面,要在本科、专科教育层面大力宣传和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因为这一层面的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都将是面对基层和地方的;再次,要对中小学有志教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