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们身边的
食品安全
寒
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在我国有2方面的定义,分别来源于2个英语概念:
一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食物保障(food security),即是否具有足够的食物供应;另一个是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food safety)。
食品安全有2个层次的含义:
绝对安全性:被认为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也就是该食品应绝对没有风险。
相对安全性: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但不能担保在不正常食用时可能产生的风险。
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从最初曝光的二恶英、红汞、甲醛(福尔马林)、激素、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面粉漂白剂、假酒(甲醇)、洗衣粉油条、陈化粮毒米、苏丹红、瘦肉精、铁酱油、毛发酱油,到牛奶业普遍使用三聚氰胺、养殖业普遍滥用抗生素、食品工业违规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氢化油(反式脂肪酸)、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等等,直到近几年不顾一切冒然推进转基因食品产业化。这些问题已对人民生命健康和民族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一是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危害公众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据卫生部提供的信息, 2003年,卫生部共收到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379起, 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与2002年比较,重大食物中毒的报告起数、中毒人数、%、%、%。但是,在我国规定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制度中,大量肠炎、痢疾等散发食源性疾病病例以及病毒、寄生虫所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并不包括在其中。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现状表明,由肠道致病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O157∶H7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伤寒沙门菌、霍乱弧菌、痢疾杆菌等) 污染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及疾病散发是直接造成人体健康损害的主要食源性危害。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食源性疾病报告系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在95%以上。因此,在我国,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仍然是对健康的严重威胁。
引起食品疾病的原因
引起食品疾病的原因
二、是食品中新的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对健康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是食品新技术、新资源(如转基因食品、酶制剂和新的食品包装材料)应用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四、是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
五、是防范犯罪分子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六、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众喜欢度:★★★
关键词:“大补”寄生虫细菌
罪状揭露:毛蛋含大量病菌危害大
街头十大毒小吃你吃过多少?
街头十大毒小吃你吃过多少?
、烤串
危害度:★★★★☆
公众喜欢度:★★★★☆
关键词:流浪猫死猪肉“红粉”亚硝酸盐
罪状揭露:烧烤摊挂羊头卖猫肉你吃的羊肉串真是“羊肉”吗?
街头十大毒小吃你吃过多少?
 
危害度:★★★★☆
公众喜欢度:★★★★
关键词:硫酸亚铁明矾垃圾堆
罪状揭露:化工用硫酸亚铁染黑豆腐
危害度:★★★
公众喜欢度:★★★★★
关键词:铝超标敌敌畏地沟油
罪状揭露:油条八成铝超标黑窝点竟用敌敌畏熏美味油条
街头十大毒小吃你吃过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