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文档名称:

中西方教育差异讲座.ppt

格式:ppt   大小:1,372KB   页数:6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西方教育差异讲座.ppt

上传人:iluyuw9 2017/11/21 文件大小:1.3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西方教育差异讲座.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西教育差异
主要以德国为例,向大家介绍西方的教育。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值得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学****的观念和做法。
内容提要
中德家庭教育对比
中德教育制度的差异
德国教育史简介
德国各级教育
德国教育特点、问题和动态
德国孩子的家庭教育
德国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孩子是一个活泼的完整的人。德国幼儿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认为婴幼儿阶段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人。德国宪法明文规定: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力和义务,政府对幼儿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上,真正担任教育责任的是父母。
德国家长与中国家长教育孩子
德国家长
从小就让婴幼儿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单独睡觉。
小孩子按正常时间与家人一起吃饭,不享受特殊待遇。
父母要几岁的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等。
鼓励孩子自己劳动挣钱。
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即使是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也很节俭。
父辈一般不考虑给孩子留什么财产。认为让孩子坐享其成是人生中最糟糕的事。
中国家长
婴儿出生后,一般睡在父母的中间或爷爷奶奶那里。
经常有大人拿了调羹追在玩耍的孩子后面喂饭。
父母让孩子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功课上面,不做家务。
中国人很少鼓励小孩打工挣钱。
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一切围绕孩子的读书和高考。
往往有意无意地鼓励小孩“攀比消费”。
中国人往往一切“为了儿子”。
中德教育制度的差异
首先,教育方式不一样:
西方教育方式是不给学生条条框框,不给死板规定。对于大人们本身就质疑的思想或现象,并不强行灌输思想。教学是在一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寓教于参与中接受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知识。师生之间关系平等。教学的课堂并非固定在学校中,而是融入于现实生活。
在中国师生之间有一种相对严肃的长幼关系,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应付应试,强调师道尊严,学生消极被动的接受,压抑了个性的自由发展。
其次,教育的内容不一样:
西方教育从小就重视人文社会,地理历史,科技自然等实际教学,对学科内容进行探索或研究。
而中国这些研究基本是从大学开始的。
从德国的教育制度看:
自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大纲后,德国率先建立了现代大学体系,并一跃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在这一体制下,德国涌现出一批影响延续至今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文学者。可以说,德国大学的教育体制,为培养新型人才和社会精英营造了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20世纪以来,德国大学把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引进学校。德国教育界人士认为,优秀人才应该是一种制度文明的产物,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政策所能催化出来的。
德国大学是“宽进严出”,即入大学较为容易,但拿到毕业文凭却很难。教授一周上几次大课,内容特别广泛,学生要在课外阅读大量参考书籍,写阅读笔记并完成各类作业。老师则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评定成绩。同时每个专业都有多门考试,一门过不了关,就会影响这门专业的完成。因此德国大学生十分用功,多数学生把全部精力放在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