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文档名称:

丙戊酸钠在农村治疗癫痫的(1).ppt

格式:ppt   大小:3,329KB   页数:5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丙戊酸钠在农村治疗癫痫的(1).ppt

上传人:yixingmaoh 2017/11/21 文件大小:3.2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丙戊酸钠在农村治疗癫痫的(1).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丙戊酸 在治疗癫痫中的作用
中国抗癫痫协会吴建中
丙戊酸的历史
1882年合成的一种无色液体有机溶剂。
1962年法国Eymard 作为溶剂筛查抗惊厥药
1963年Meunier证实有抗惊厥作用。
1964年开始临床观察。
1967年在法国上市,
1978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
1977年湖南湘中制药厂开始生产并用于临床。
丙戊酸钠
丙戊酸镁
类型:丙戊酸、丙戊酸钠、丙戊酸镁、
丙戊酰胺和丙戊酸及其钠盐的寡
聚复合物。
剂型:胶囊、片剂、喷剂、口服液、
肠溶片、缓释片和静脉制剂等。
药物类型和剂型
激活GABA合成酶、抑制GABA分解酶增加GABA浓度;
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调节电压门控性钠电流,降低细胞兴奋性。
VPA作用机制
VPA药代动力学
VPA口服——平均生物利用度近100%
蛋白结合率高(85%~95%)
生物半衰期:单药治疗时为9~17hr
有效血药浓度:40~100mg/L
达到稳态时间:2~4天
主要以葡萄糖醛酸的形式从尿中排出
药物相互作用
丙戊酸本身没有自身诱导作用,卡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合用,会加速丙戊酸的代谢。如与卡马西平、苯妥英或苯巴比妥合用,停用卡马西平、苯妥英或苯巴比妥,丙戊酸的浓度会明显升高。
丙戊酸抑制其它药物的氧化代谢。服用苯巴比妥病人如添加VPA,会使苯巴比妥浓度升高,而出现不良反应。
服用苯妥英或卡马西平病人添加丙戊酸后,血清中苯妥英或卡马西平浓度变化可以增加、减少或不变。
丙戊酸能明显抑制拉莫三嗪的代谢,因此拉莫三嗪与VPA合用时剂量可以减少一半。
抗癫痫
丙戊酸是广谱抗癫痫药,目前公认是典型失神、肌阵挛和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首先药。以往认为丙戊酸对部分性发作疗效不如卡马西平和苯妥英,作为二线药物选用。近年临床观察丙戊酸对部分性发作疗效与卡马西平、苯妥英和妥泰没有明显差别。特别是患者多种发作类型并存时为最佳选择。
原发性全身性发作
失神发作
强直-阵挛发作
部分性发作
肌阵挛发作
失张力发作
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