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生平
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杜甫诞生地
杜甫生平及创作
杜甫一生可为四个一时期:
一、书和壮游时期(24岁以前,公元712-745)
这一时期,是杜甫创作的准备时期,
也写过一些杰出的作品,如《望岳》《房
兵曹胡马》《画鹰》等都广为传诵。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二、  困守长安时期(35-44岁,公元746-755)
1. 参加科举考试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 创作了一些揭露社会弊端的诗篇
《丽人行》揭露了杨国忠、杨玉环兄妹的荒淫腐朽《兵车行》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4. 献赋为官
《三大礼赋》《封西岳赋》《雕赋》
河西县尉,右卫率府兵曹参军。
三、陷贼与为官时期(45-48岁,公元756—759)
756年,杜甫在沦陷后的长安写过几首怀念家人的小诗,其中有一首叫《月夜》的五言律诗,是这年中秋节写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至德二载(公元757年),他又写了一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757年闰八月,杜甫回鄜州看望家人,
到鄜州写了《羌村三首》。
其一: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觑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