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卧床病人早期康复
主讲人
王海艳
康复
定义:康复直译是复原。中国大陆翻译为康复,香港翻译为复康,台湾翻译为复健。
WHO对康复的定义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预防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达到和保持生理、感官、智力精神和社会功能的最佳水平,使病、伤、残者能提高生存质量,重返社会
康复医学是伴随社会发展和需求,在医学领域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着眼于整体康复,具有多科性、广泛性、社会性,充分体现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目的是增强自理能力,使残余的功能和能力得到维持和强化,最大程度的恢复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重返家庭,回归社会。
主要是由于损伤以及急、慢性疾病和老龄带来的功能障碍者、先天发育障碍的残疾者或疾病恢复期长期卧床的、亚健康人群
康复服务对象
国家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社区
康复
恢复期
稳定期
康复
医院
早期
综合
医院
长期卧床危害
社会人口老龄化,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逐渐增多,这种长期卧床的被动体位,会使人不能活动和运动,易给机体带来无法逆转的损害性如:营养失调、情绪的改变、肌肉萎缩、呼吸功能减弱、胃肠道紊乱、肌肉僵硬,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造成坠积性肺炎、压疮、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康复护理
(一)
生理因素
心理因素
长期卧床患者
难题
协助患者进行
排泄活动
排泄问题
(二)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贯穿整个康复护理始终,是整体康复的中心。
早期功能锻炼可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及继发性残疾,尽早恢复机体的机能。生命在于运动。
功能锻炼
上肢康复功能锻炼
指导从大关节逐渐到小关节的被动活动;从肩、肘、腕到指关节做相应的功能锻炼,鼓励做主动活动,动作轻柔,循序渐进地增加次数
练习抓、提、拾、握等微细功能锻炼,并逐步锻炼患者基础自理能力。
下肢功能锻炼
指导取仰卧位,从髋关节开始,到膝、踝、肢关节,作屈曲、伸展、内旋转、外旋转运动,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训练、抬臀、直腿抬高、坐起等运动;病情允许情况下,早期下床活动,穿防滑鞋,或借助辅助器具如:助行器、拐杖、沿床边或室内活动,逐渐锻炼站立、迈步、行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