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ppt

格式:ppt   大小:281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ppt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7/11/23 文件大小:2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骨伤疾病的治疗方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治疗方法
骨伤科疾病的治疗原则
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辨证施治为基础,结合伤病的特点而制定的,它体现了骨伤科疾病治疗的整体性和特殊性。
归纳为“固定与活动统一”(动静结合)、“骨与软组织并重”(筋骨并重)、“局部与整体兼顾”(内外兼治)、“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密切配合”(医患合作)。
治疗方法
分类:分为内治法和外治法两大类。
内治法是通过内服药物以达到全身性治疗的方法,故亦可称为药物内治法。
外治法是对伤病局部进行治疗的方法。
外治法分为药物外治法、外固定疗法、牵引疗法、练功疗法以及手术疗法等。
★内治法
初期治法
攻下逐瘀法
适应症: 跌打损伤初期皮肉筋骨或脏腑经络受伤而致气滞血瘀,恶血留内,壅塞经络,或胸、胁、腰、腹伤的蓄瘀证。
选方用药:
胸部伤蓄瘀者常用大成汤加减;
胁肋伤蓄瘀者用复元活血汤加减;
腹部伤蓄瘀者用鸡呜散加减;
腰及四肢伤蓄瘀者用桃核承气汤加减。
注意: 攻下逐瘀法属下法,常用苦寒泻下之品,以攻逐瘀血,药性较为竣猛,故对年老体衰,气血虚弱,内伤重症,失血过多,慢性劳损,妇女妊娠,月经期间,产后气血不足者忌用或慎用。
初期治法
行气活血法
适应症伤后气滞血瘀肿痛并见或瘀血内停,但无严重的实热闭结之症,不必攻下者,或有某些禁忌,不能攻下的损伤病症。
选方用药
伤气为主者常选择以行气为主的柴胡疏肝散、复元通气散、金铃子散等加减。
若伤血为主者,常选择复元活血汤、活血止痛汤、桃红四物汤加减。
胸胁伤用血府逐府汤;
腹部伤用膈下逐瘀汤;
腰及少腹伤用少腹逐瘀汤;
四肢伤用桃红四物汤;
头面伤用通窍活血汤。
注意:本法临床使用极为普遍,,凡损伤气血虚弱,妇女月经、产后期间不能使用破散者必须禁用或慎用,若辨证不明、应用于瘀、热、实证,则会留邪损正,贻害不小。
初期治法
清热凉血法
适应症跌打损伤而引起的错经妄行,创伤感染,火毒内攻,热邪蕴结或壅聚成毒等证。本法适应症的特点是失血、血热、火毒内盛而无明显瘀血者。
选方用药临床常用的清热凉血方有加味犀角地黄汤、清心汤等;凉血止血方剂有十灰散、四生九、小蓟饮子等。
注意:应用本法时应注意防止寒凉太过,引起瘀血内停。血喜温而恶寒,寒则气血凝滞而不行,所以在治疗一般性出血时常与消瘀和营之药合用。出血过多时则辅以补气摄血之法,以防气随血脱,常用独参汤、当归补血汤等。必要时还应结合输血、补液疗法。
中期治法
(一)和营止痛法
适应症:伤病中期,瘀凝、气滞、肿痛尚未尽除,但继用攻消之法又恐伤正气的患者。其适应症特点是瘀、滞、肿、痛均较轻。
选方用药:常用方剂有和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和营通气散、七厘散等。
注意:本法与行气活血法不同,其意不在消散而在调和,故一般无特殊禁忌症。
中期治法
接骨续筋法
适应症:伤病中期,筋已理顺,骨位已正,瘀肿渐消,筋骨已有连接但未坚实,尚有瘀血未去的患者。
选方用药:常用方剂有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接骨丹、壮筋续骨丹等。
注意:本法根据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新血不生则骨不能合、筋不能续的原理选药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