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深圳市南山区大冲村旧村改造
郑曼 1104010079
目录
项目概况
建设方案
现状概况
:南山区大冲村(以下简称“本区”)位于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区东片,具体范围为:北起硅谷别墅南侧、南至深南大道、西起科技大道、东至沙河西路,()。
    :现状总人口29007人,其中常住户382户,户籍人口1007人(%),暂住人口28000人,常暂比为1:。
    :现状以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以及园地为主,其中临深南大道北侧分布有少量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和政府团体用地。现状用地呈现随意开发的城中村形态,基础设施比较缺乏。
    :,(本次旧改不考虑其拆迁赔偿问题)外,本次旧村改造涉及的现状建筑物共有1337栋,。
建设方案
(空间)
    在现状调研和前期策略研究的基础上,以把该用地建设成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现代化高尚居住社区为目的。因此规划中除保留现状的大王古庙、郑氏宗祠以及几棵古树外,对规划范围内的其它用地进行了重新整合。作为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配套基地,本区的功能配置除了一般的居住、公寓外,更增加了相关的商业、文化、娱乐以及部分研发孵化及专业展场等多项功能,使其成为功能齐备的生活配套区,增加高新产业的吸引力,并以此带动大冲村的城市化改造进程。
考虑到商业的规模效应及沿深南大道商贸公建带的辐射效应,将沿深南大道北侧地块以及沿铜鼓路两侧本区主要入口地块设为商业性公共设施用地,其中铜鼓路西侧地块除了具有商业、办公及公寓等多种功能外,还可兼容高新研发及孵化功能。另外,根据对拆迁安置的统一部署将四类居住用地置于用地的东北角(临时安置区)和东南角地块(永久安置区)。其它可利用开发的地块主要规划为二类居住用地,其中靠近科技园部分作为高新园公寓配套区,其余作为商品房开发区,可租可售,灵活满足市场需求。
    充分考虑本区道路与现状城市道路和周边规划道路的衔接以及居民出行流线等因素,按照规划定位及发展要求理顺道路结构,基本沿用大冲村原有的主要出入口,道路走向的选择尽可能横平竖直,同时以较节省的道路面积解决地块内的车行交通,着重于营造引人入胜的步行空间。
    结合现状权属及上层次规划,按照新深标的要求合理配套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并充分考虑实施的可行性。
现状大冲小学用地扩建为九年中小学一贯制学校用地;同时保留莱英达用地南侧的小学用地,按照六年制小学设置;另外根据人口规模以及服务半径新建有两处幼托用地。按照南山区分区规划的要求在科发路与沙河西路相交西北角地块布置有一处公交首末站。
(空间)
    结合现状古迹建筑(大王古庙和郑氏宗祠)与古树设置公共绿地与开敞空间,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既与新的标志性建筑一起构成大冲村新的中心,又可增强归宿感。同时利用步行系统将各组团外部活动空间、景观空间、绿地、配套公建联系在一起,创造出人性化的户外活动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