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文档名称: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doc

格式:doc   页数:5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doc

上传人:2024678321 2015/4/1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Research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
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
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作品成果。对本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
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
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特此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
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论文;学校
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部分的阅览服
务;学校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方式合理使用学位论文,或
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相关数据库供检索;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是一个重大的综合性理论,它涵盖范围很广,既是理论
问题又是实践问题。自希腊时期就受到人们的议论和关心,该理论的思想渊源
很深,但是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却并不长,处于刚刚起步的阶
段。而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理论研究,在我国也存在这样两大困境:一是我国
企业社会责任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有限,二是关于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运
用于实践指导当中缺乏经验。而就我国企业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所面临的社
会和环境等方面的问题比较严峻,媒体以及舆论的目光也紧盯着企业锲而不舍。
企业面临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来解决,所以,本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
体系。
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范围。在此之前,我
国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绩效的研究并不少,但是许多的研究关注的重点是企业社
会责任绩效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试图通过建立一个指
标体系模型,能够给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分值,从而为企业实践和政府监管
提供指导。
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利益相关者理论融入企业社会责任中,
从股东、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环境以及竞争者这九个
维度全面概括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而后,又将这九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化,
并从中挑选出 27 个二级指标,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获取数据,得到关于指
标两两之间重要性对比的判断矩阵,并且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确立指标的权重,
最后得出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我们可以计算得出企业的社
会责任得分,若企业社会责任得分越高则企业社会责任绩效越好。这一模型应
用方便,计算方法简单,随后的实证运用也初步表明了该模型结果有效,可以
尝试用于企业实践。
从实证结果中,我们观察到企业社会责任在各个维度上的表现都不一致,
有的在股东这一维度表现好,有的在其他的维度表现良好。实证结果还可以看
出,我国企业在政府、社区以及竞争者维度的表现较其他维度要好,而且企业
社会责任的评分与人们内心的想象相去甚远。特别是金融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绩
效较低,亟待加强。针对本文所作的研究,笔者在本文的最后给出了一定的政
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为我国企业
和政府的实践给出指导意见,提升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层次分析法
Abstrac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is a significant prehensive theory,
which covers a lot of aspects. It contains both theoretical issues and practical
problems. This theory came into our life since Aristotle’s time which was 2000 years
ago. But it was introduced to China as a systematic theory only decades ago. This
theory encountered two difficulties in China. One of those is that the study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