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构成与特征.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构成与特征.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1/23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构成与特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构成与特征
摘要:本文利用社会学的集体传记研究法,对219位“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生平资料进行量化统计和分析,以期厘清早期新文学群体的构成与特征,并从代际视角出发,考察不同出生代的主体特征与表现。1880年代(含之前)出生代,多出身于浙江的士绅阶层,经历科举与留学后栖身于新式学校与报业,是倡导新文学的先驱;1890、1900两个出生代,人数递增,多出身于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湖南等省的士绅与商人阶层,经历了国内或国外的系统新式教育,作为学生辈,分别成为前一代的合作者、挑战者或模仿者,是创造新文学的主体。
关键词:五四;新文学家;构成;代际
自晚清以来,现代知识分子脱颖而出,因历史环境、应对经验与思想模式的差别,不同代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文学界亦如此。“五四”时期(1917-1927),也是新文学发生期,新文学家作为一个群体崛起。他们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形成了共通的文学经验与思想模式,并选择以白话新文学作为进入历史的契机甚至一生的职业。但问题是,这一群体具备或经历了什么才有了共同的文学倾向与历史选择?又是如何形成其历史地位与独特面貌的?厘清该时期新文学家的基本构成与特征是解答上述问题的基础工作。

代际视角常被用于群体研究。李泽厚曾将现代知识分子(或文人)划分为六代,即辛亥一代、五四一代、大革命一代、“三八式”一代、解放一代、红卫兵一代;{1}陈思和将新文学家也分成六代,包括“五四”初期、三四十年代、抗战后期解放区、五六十年代、五十年代学生一代、七八十年代。{2}此类将某一代固定于某一特定时代的划分,固然简洁明了,却忽略了同一代人的非同时代性,也模糊了同一时代中多代人的共存性。③“五四”时期并存着不同代际的新文学家,构成非常复杂。对此,前人积累了不少研究成果。如刘纳归纳出《新青年》为首的“发难者”与年轻的“创作者”;{4}与此相似,舒衡哲区分了《新青年》代表的“先生一代”与新潮社代表的“学生一代”;{5}姜涛进一步划分了三代,第三代即更年轻的“文学青年”一代。⑥以上研究均揭示了“五四”时期新文学家构成的复杂性,但限于个别举例或抽样调查,缺乏实证性的定量统计,影响了结论的准确性。
1936年,阿英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史料索引》提供了一份1917至1927年间出现的142位作家的名单(出生年在1868-1907年间,杂有少数几位新文学反对者),可视为对“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群体的公开确认。本文在阿英所提供名单的基础上,查检各类文学史、文学辞典中
1917至1927年间活跃的新文学作家(出生年在1868-1907年间),共得219位(实际数应更大,这是经过历史筛选和经典化后的统计)。本文采用社会学的集体传记研究法,依据相关作家的史料(包括日记、自传、回忆录、传记、研究资料等),对219位“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生平资料进行定量的统计和分析,以考察“五四”新文学家的年龄结构、地理分布、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及社会职业等的构成,并?M一步探究不同代际的特征、位置与表现。
一、年龄结构
“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年龄结构,经统计可知,年龄最大者为蔡元培(1868),年龄最小者为朱大??等(1907),但出生于1860年代与1870年代的仅有蔡元培、吴虞、蒲殿俊、沈玄庐、朱希祖、陈独秀(6人),绝大多数分别出生于1880年代(18人)、1890年代(80人)、1900年代(115人)。因此,就年龄结构言,“五四”时期新文学家主要由三代人构成,即1880年代出生代、1890年代出生代与1900年代出生代。当1919年时,三代人的年龄区间分别处于30-39岁、20-29岁、12-19岁,总体区间位于12-39岁。这里的三代人只是生物学意义的划分(却相当有效),从社会学的场域而言,有位置之别,如核心的倡导者、外围的追随者和边缘的响应者;也有活跃期之别,如“五四”时期和“后五四”时期。

以10年为单位进行统计,1880年代出生代、1890年代出生代、、,呈递增的态势。进一步细化可知,,与1880年代出生代接近。可知,各出生代成为新文学家的几率有很大差异,1880年代出生代是偶然的,之后两代才进入常态,并成为新文学的主体。
以1880年代出生代为主的《新青年》群体是“发难者”或“先生一代”,承担了新文学先驱的角色。从年龄上看,陈独秀(1879)、朱希祖(1879)、鲁迅(1881)、沈尹默(1883)、周作人(1885)、高一涵(1885)、钱玄同(1887)、李大钊(1889)、刘半农(1891)、胡适(1892)等人,恰好处于1878至1892年间,且以1880年代为主。在文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