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单元主题)
,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说我们“进京赶考”去,这句话的意思是:建立、巩固、建设和发展新中国。
——  北平内容(P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北京内容/任务—制定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P21)
3.(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地位/作用、相关会议(P2)
 (2)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地位/性质/意义内容(P21)
 (3)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 
 (4)新时期加强法制建设的表现有哪些?有何意义?(P40)
4.(1)开国大典——意义?相关节日?28响和54门礼炮的含义?
(2)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国际+国内)
(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国内意义)
注意: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的标志?
6.(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方式、代表人物(字会写)、标志、意义?
 (2)香港、澳门回归——时间、回归的原因(主要原因)、意义?
?
抗美援朝----原因(直因、根本原因)?目的、总司令、时间、识图(P7、9、10)英雄人物及事迹?战争结束的标志?取胜的意义?有关歌曲?最可爱的人指的是谁?
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
    练一练P4
-----原因(直因、根因)?开始的标志?目的、结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
  注意:这次土地改革将地主土地私有制变为农民土地私有制。
?(政治、经济、军事)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主题)
1、一化三改造的含义------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第一个五年计划------背景、时间(1953---1957)、目的、特点(集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基本任务、结果、成就(工业、交通运输、工业基地)、 意义=效果(注意“开始改变”)   提示:成果=结果+意义注意图片:P20
3、民主政治领域(内政):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时间?制定机构(一届人大)宪法的主要内容? 性质/意义/地位?
4、“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武汉长江大桥。
5、三大改造---时间(1953—1956年底)、内容:(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结果、意义、存在的问题、方式/形式分别是什么?
6、农业改造/农业合作化---结果:(1956年,全国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原因、主要目的? 注意:农业合作化运动使我国农村的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或者是集体所有制)、
7、赎买政策的作用? 识记图片p24、p25、
8、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