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文档名称:

《中国语文》之“戏曲”.ppt

格式:ppt   大小:4,328KB   页数:3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语文》之“戏曲”.ppt

上传人:分享精品 2017/11/24 文件大小:4.2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语文》之“戏曲”.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语文

中国古代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
一、戏曲概述
二、中国戏曲
文学形式
艺术形式
戏曲本质
戏曲功能
三大戏剧
起源与民族性
南戏与元杂剧
昆剧与非物质遗产
京剧与样板戏
文学形式(亚里士多德《诗学》)
史诗:
完整情节与典型人物
抒情诗:
1、表现性(诗言志、诗缘情)
2、超验性
“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3、音乐性
戏剧:
化合叙事与抒情
(舞台性、动作性、冲突性)
返回
艺术形式
综合艺术:
综合运用造型、表演、语言艺术手段
①文学:剧本。
②造型: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
③音乐:插曲、配乐、曲调、演唱等。
④动作:舞蹈、程式。
返回
戏曲本质
亚里士多德: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
喜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印度第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舞论》:
1、戏剧就是模仿。2、语言和形体动作和内心的表演。
王国维:
《宋元戏曲史》:
或以歌舞为主, 而失其自由;或演一事, 而不能被以歌舞。其视南宋、金元之戏剧, 尚未可同日而语也。
元剧最佳之处,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戏曲考原》: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
返回
戏曲的功能
戏曲的功用:
教育功能
认识功能
审美功能
休闲娱乐功能
戏曲与政治
文化大革命
八大样板戏
返回
三大戏剧文化:
古希腊悲剧和喜剧
悲剧:
埃斯库罗斯,代表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索福克勒斯,代表作《奥狄普斯王》
欧里庇得斯,代表作《美狄亚》。 喜剧产生于悲剧之后,代表作家是阿里斯托芬(公元前446~前385前),代表作是《阿卡奈人》。
印度梵剧
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于公元前后大盛,大戏剧家马鸣、跋裟,婆罗多《舞论》完整体系的经典著作。公元12世纪走向衰竭。
中国戏剧
返回
中国古代戏曲
起源与民族性
南戏与元杂剧
昆剧与非物质遗产
京剧与样板戏
中国戏曲的起源
巫觋说(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优伶说(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优孟抵掌孙叔敖)
外来说(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受印度梵剧影响,而梵剧又源出傀儡戏。)
傀儡戏说(孙楷节《傀儡戏考源》汉代)
角抵戏说(汉代《东海黄公》)
明·王骥德《曲律》认为古优有白而无歌舞,诸宫调只一人说唱,故真正戏剧应始于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