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河豚鱼中毒
(宣传资料)
河豚鱼图片
河豚鱼是味道鲜美但含有剧毒的鱼类。
在我载
日本每年由食河豚鱼导致中毒的人数多达50人
河豚毒素
它是一种全氢化喹唑啉化合物分子式为C11H17N3
河豚毒素微溶于水,在低pH时较稳定,碱性条件下易降解
对热稳定。
在100℃下处理24小时或于120℃下处理20到60分钟方可使其完全破坏
中毒机制
河豚毒素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神经毒素
毒性比氰化钠强一千倍
,对人的经口最小致死量为40mg/kg,大约1-2mg河豚鱼毒素结晶就可使一个成人致死
河豚毒素的分布
河豚鱼中不同器官的河豚毒素含量是不同的:卵巢>鱼卵>肝脏>肾脏>眼睛和皮肤> 肌肉和血液
存在于雌性河豚的卵巢中的河豚毒素含量也是随季节变化而不同的
河豚中毒的临床表现
河豚鱼中毒一般发生在进食后的30到60分钟内
中毒的典型进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 唇,舌和手指有轻微麻痹和刺感,这时中毒的明显征兆。
2 唇,舌和手指逐渐变得麻痹,随即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状,口唇麻痹进一步加剧,但存在知觉。
3 由于麻痹出现说话困难现象,运动失调更为严重,并肢端瘫痪。
4 知觉丧失,呼吸麻痹导致死亡。
(3)输液,以促使毒素尽快排出。
(4)中草药治疗鲜芦根1kg或鲜橄榄、鲜芦根各30g捣汁内服,早期有解毒作用。
(5)对症治疗呼吸困难者可给予氧气吸入;血压下降织应用强心剂或升压药等。
预防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说明食用河豚鱼的危害,劝阻师生最好不要食用。
依法而行。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卫生部要求,各地的水产品销售商应加强鱼种鉴别,严禁出售鲜河豚鱼;各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辖区内水产品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销售河豚鱼行为要依法严厉处罚。
河豚的功效和用途
河豚甘性温,功能滋补肝肾,祛湿止痛,可治遗尿、眩晕及腰推无力、风湿、麻痹、皮肤搔痒等症。
河豚肝、肉则有消肿镇痛之效,用于关节痛、跌打损伤等
近代研究河豚毒素是治病良药,它的针剂可以用于神经痛、晚期癌痛及外科手术镇痛等。
另外,河豚毒素的重要作用之一是降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