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1,456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7/11/25 文件大小:1.4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简介
一、规划背景
本次规划用地属于南新农场管辖范围,在三亚原城市总体规划中为非建设用地。由于近年三亚城市快速发展,规划区内用地大部分已对外出售,并拥有开发意向方案。为科学合理地引导规划片区的开发建设,响应“海南省建设厅关于三亚垦区各农场总体规划编制有关问题的批复意见”,特此编制该控制性详细规划。
上位规划分析
根据意见:“片区的规划编制应符合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编制可由三亚市规划建设局会同三亚垦区农场共同组织编制,并纳入正在重编的三亚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协调,待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依法报省政府批准实施后,农场规划可依法报三亚市政府批准实施。”
项目进行过程中通过专家咨询会等形式,分别征求了中规院、省内外专家、建设厅、三亚市人民政府和三亚市规划建设局等多方面的意见,具体过程如下:
——2009年8月7日进行规划前期专家咨询论证,征得了各位专家的相关意见和建议(详见专家咨询会意见);
——2009年8月通过三亚市规划委员会;
——2010年4月8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三亚市迎宾路中段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关意见的复函(详见省厅意见复函);
——2010年4月18日召开了《三亚迎宾中路控制性详细规划》专家咨询会
——迎宾路中段控规修改完善意见(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 ) (详见附件)
——2010年12月,为妥善解决农垦引进项目的建设问题,市政府批复启动控规修编;
——2011年2月,修编后的控规通过三亚市规委会2011年第二次会议审议;
——2011年3月,修编后的控规经市政府批准正式实施。
二、规划范围
南新农场用地沿迎宾路带状分布,,计约4596亩。
由于南新农场用地边界曲折,许多地方与道路形成尖锐的夹角,在用地和道路之间留出了大量难以利用的土地。为此,本次规划将规划范围进行了调整,并对农场片区内部分用地进行整合。
从地块的完整性、周边规划道路、地形等因素考虑,将农场用地与周边用地统筹规划。
规划范围调整后为:西靠城市次要干道,南抵狗岭山体,北达自然山体,东到水塘和干沟村。。
三、规划定位与布局
1、功能定位
以风情特色旅游为先导,集旅游休闲、康体养生、生态居住功能为一体的城郊型度假旅游生活区。
根据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对该片区的功能定位和设施配套的要求:“该地区的用地功能定位以旅游度假为主,兼顾部分旅游服务功能,适当增加旅游用地及公共服务设施类用地量。在旅游服务功能为主导前提下,该地区可以适当配置公寓、住宅类用地。在此类区域,必须按照城市或社区生活圈的概念,按照国家相关标准配置商业、文化、托幼、医疗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及用地,并且必须具体、明确落实到用地。”
规划片区处于三亚市门户地段,片区内山、水资源丰富,可开展山地徒步旅行、山野活动、观光以及文化休闲娱乐等,因此特色旅游和服务是该片区的主导功能。
特色旅游服务是片区的核心功能。片区内靠山坡地段地形平缓,适合建设高档的山地度假和一类居住设施。同时狗岭及周边山体为该门户地段的重要背景山体,不适合建设大体量的多高层建筑,利用平缓山坡地,结合滨水旅游建设低层、低密度、高绿化覆盖率的高档山地别墅,既充分尊重了背景山体的景观要求,同时又充分挖掘山地资源。
场地内的水库及虾塘提供了大量的水系资源,可通过资源整合,形成亲水的旅游服务和度假设施。构建尺度亲切宜人的休闲商业、康体养生和度假酒店设施。
综合上述分析,规划区域的发展应以主题性旅游服务等职能迁入为契机,以场地的自然要素和区域位置为条件,发展成为以服务业、休闲度假业、康体养生、居住等功能为主体,综合商业、旅游等功能,为外来旅游者和居民提供新型旅游娱乐度假消费服务片区。
2、布局原则
自然生态原则
景观优先原则
严格保护片区周边山体山脊线、制高点、次高点之间的景观通廊。
亲切宜居原则
亲山、露山原则
3、规划规模
用地规模:,,%。
人口规模:。
按照《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重大调整》中二类居住用地人口密度为480人/公顷,规划区域位于三亚市近郊,同时考虑到区域以接待旅游度假游客为主,把尽可能多的空间留给外来消费人口的因素,区域人口密度应较小。因此二类居住用地人口密度按300人/公顷计,商住用地商业和住宅的配置比例大体在1:2左右,因此商住用地人口密度按200人/公顷计,则计算总人口数为:*300+*200=23555(人),。
总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