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ppt

格式:ppt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ppt

上传人:w8888u 2012/2/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旅游规划理论与方法.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七章旅游规划 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旅游规划的基本理论
一. 旅游经济理论
二. 闲暇游憩理论
三. 旅游资源理论
四.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五. 旅游系统论
六. 旅游区位论
(一)市场结构与市场区位
(二)门槛距离与行为区位
七. 增长极理论
八. 旅游人类学理论
旅游经济理论
在旅游经济领域中,存在旅游生产资源的稀缺性与人们日益发展的旅游需要的矛盾。
旅游规划中涉及的经济理论主要包括:旅游供求关系、旅游市场营销,效益综合分析。
闲暇游憩理论
旅游资源理论
旅游吸引力
旅游吸引力的本质是旅游资源系统与旅游客源市场之间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由这些差异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就表现为目的地对旅游客源市场的旅游吸引力。这种差异越大,旅游吸引力就可能越大,旅游流的规模也相应越大,产生的旅游资源效益也就越高,从而能获得较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199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旅游组织和岛屿发展国际科学理事会,在西班牙加那利群岛的兰沙罗特岛召开了“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大会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宪章》中所指出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以形成一种旅游业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良性协调的发展模式。这次会议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观点作了精辟的说明,为可持续旅游提供了一整套行为规范,并制定了推广可持续旅游的具体操作程序,标志着可持续旅游研究已经进入了实践性阶段。
旅游系统论
供给和需求形成了旅游的两大驱动力量。
在“游客产生区”与“游客目的区”之间,由“运输路经”相联接。由此形成了一个由出发区域、旅游路径和旅游目的地组成的系统。
系统中的主要构成要素之间及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
第二节旅游规划方法
旅游规划特性
规划性质——研究性(提出和论证地区旅游发展方向和目标)、开放性
理念层——核心理念(系统性、可持续发展、旅游发展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社区参与)
目标层——(1)寻求产业要素协调发展的运作机制;(2)建设合理的观光与休闲度假体系;(2)构建完善的旅游基础与服务设施系统;(4)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增长与改善;(5)兼顾社区利益与增加就业机会;(6)旅游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