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助力脱贫攻坚的智囊团.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助力脱贫攻坚的智囊团.doc

上传人:dt83088549 2017/11/26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助力脱贫攻坚的智囊团.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助力脱贫攻坚的智囊团
2017年6月15日,奉节县。
大雨已下了两天,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一支从重庆主城区赶来的专家服务团,在头天晚上冒雨而至,又在这天早上冒雨出发。
早上8点半,由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26名专家,分赴奉节的田间地头、园区企业进行专业技术指导。
对这些专家来说,奔赴基层开展服务活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自人社部2012年启动实施“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以来,重庆已连续5年组织专家到县级以下单位、广大农村、城镇社区、中小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为深入贯彻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精准施策、脱贫攻坚的具体举措,市人力社保局将“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的服务区域锁定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三峡库区。
智“汇”基层
陶伟林和罗云米都是裤腿上常年裹着泥土的农业专家,他们都参加了这次到库区的服务活动。

6月14日凌晨5点多,这支来自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队伍便从主城区出发前往奉节――选择这么早动身,是为了多到一个镇进行技术指导。
6月15日这天,陶伟林及其团队又得赶赴奉节县平安乡。这里今年才开始大面积种植辣椒,尚处于起步阶段。
在车上,陶伟林算了算,一年来,他和同事们有大半年都忙活在田间地头。
当车辆进入平安乡的公路上时,地里的一切都吸引着陶伟林的注意。“第一次来这里的?r候,这条路还没修好呢,正在铺沥青。”陶伟林望着窗外说。
2016年10月,陶伟林第一次来到平安乡。
当时的平安乡还是一个落后的穷山坳,地里主要是三种传统作物:玉米、土豆和红薯。
长期以来,当地党委、政府一直希望调整农作物结构、发展效益农业,但却不知道种什么才好。
对于这个问题,当地百姓更是满腹疑虑。
“第一不晓得种什么,第二不会种,第三担心卖不出去,这是老百姓担心的三大问题。”陶伟林说。
长期在基层进行技术指导的陶伟林深知,在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重庆,这样的茫然并非孤例。
“在渝东北和渝东南,由于专业人才匮乏,技术指导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弱,制约了地方发展。”陶伟林说。
不过,这种境况随着专家们的到来而逐渐改变。
经过调研,陶伟林带领的专家团队为平安乡规划了辣椒产业。他们不仅带来了种植技术,还引进了企业,解决了老百姓担心的销售问题。
专家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而基层一线则是人才发挥作用的广阔舞台。随着“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持续开展,源源不断的专家智慧汇聚到了偏远地区,为基层发展搭建了强有力的服务平台。
授人以渔
到达平安乡后,车辆继续穿行在大雨中。
在一片100多亩的辣椒示范基地旁,陶伟林和其他专家撑伞下车,雨水“哗啦啦”地落在伞面上。
看着地里按照标准化种植的辣椒苗已形成规模,专家们?着泥水走进地里,俯身仔细查看起来。
这片示范基地的管理者、奉节县天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段明华紧紧跟在专家身后。他把公司的技术人员也全部召集过来,生怕听漏了一句话。
“这些辣椒苗都该打枝了。”陶伟林说。
“怎么打枝?”段明华问。
“就是把新长出的侧枝掰掉,侧枝多,挂的果就少。”陶伟林一边解释,一边示范。
段明华立即把打枝的工作交待下去。这位曾经的煤矿管理者,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