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谈少年儿童的声乐教学体会
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艺术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少家庭把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甚至将孩子前途的提前定位放到了重要位置,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得到多方面的培养,有很多家长咨询少年儿童能否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为此,我学习翻阅了很多教学资料,并结合近年来自己在少年儿童声乐教学方面的经验和体会,谈一谈少年儿童如何进行科学发声方法的训练。
关键词:声乐;歌唱;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9C-0047-01
目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有很多少年儿童因喜欢唱歌但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一味地追求音高、音量而损伤声带,使声音嘶哑,也许将来是一名歌唱家的歌喉就这样早早就夭折了。作为一名声乐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少年儿童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去唱歌,让少儿接受科学的声乐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此之前,首先应该让家长和孩子们懂得少年儿童喉器生理发育的状态,那就是变声期。变声期女性年龄约
12~14岁,女性变声期时间短,不太明显,基本以生理反应为界线。男性变声期年龄约12~16岁,男性变声期时间较长比较明显,但反应程度也不排除因人而异,由于饮食习惯可能会提前,由于喉器尚在发育时期,声乐学习和训练切不可与成人相同。变声期声乐训练一定要有节制,不能超负荷,可以在自然声区一个八度内朗诵和练习一些适合变声期嗓音的初级练声曲及歌曲,起到锻炼、恢复的作用即可,绝不能盲目追求音量和音高,切忌大声喊叫及无节制地唱歌,这对变声期非常有害。切忌不吃或少吃、饮用刺激性的食物,以防止引起发声器官疾病。同时定期检查,每隔一、二周在声乐教师的指导下练练声、唱唱歌,以便掌握变声期的情况,帮助少年儿童安全度过变声期。作为儿童的启蒙教师,一定要在保护和监护孩子喉器正常发育的情况下教授学生科学的发声方法:
一、掌握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培养、激发唱歌兴趣
要掌握少年儿童天真、活泼、可爱的心理特征,和他们交朋友,从情感上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激发他们的歌唱兴趣和热情。因为很多少年儿童是仅凭一时的热情学习声乐的,一般很不稳定,因此要激发和稳定他们的歌唱兴趣。上课时不宜讲太深、太多,要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语言,口传心授,同时欣赏一些优秀的少儿演唱及录音资料,让其模仿,培养艺术感觉,在授课过程中,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增加他们对歌唱的兴趣与自信心,切不要让他们产生恐惧抵触心理。
二、保持童声特有音色基础上进行科学发声方法训练
声乐教学在不同的年龄段有所差异,特别是少年儿童时期的声乐训练更为重要,在这个年龄段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声带很稚嫩,进行科学的发音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保持童声特有的自然、甜美、清脆的音色,千万不可将成人的一套训练方法死搬硬套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模仿大人的声音状态和音色来歌唱,失去了童声特有的音色,结果反而会出现撑喉头、压舌根、装腔作势、唱出了所谓的美声,这种训练方法很不科学。在不同的年龄段,教学方法、歌唱曲目应有所差异。能否保持童声原有的甜美、清脆、明亮的音色,是检验教学方法是否正确的一条重要标尺。
三、掌握正确歌唱姿势、气息、共鸣的重要性
,对初学唱歌的少儿来说尤为重要,从开始就养成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