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导游基础知识要点:全国导基第一章引言
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以张骞、郑和为代表的旅行属于公务旅行。
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570多人,从莱斯特前往洛伯罗赫,参加在该地举行的禁烟大会,严格意义上讲,这次旅行并非是世界上第一次团体火车旅行,也并非观光度假,但作为中介者依靠广告组织这样的活动,库克却是第一人,因而后人便以此次活动作为近代旅游及旅游业开端的标志。
20世纪50年代中期喷气式飞机开始用于民航,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所谓大众旅游,即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旅游的概念:离开惯常环境的旅行距离;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旅行目的不是就业和移民。
旅游业的特点:综合性、服务性和劳动密集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指开展现代旅游活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及其设施三个方面。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因而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
旅游资源的功能指的是它对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效用和价值。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要素。
旅游服务主要分为分散型和集约型两种。旅游服务是指旅游目的地旅游行业的人员以一定物质资料为凭借,为满足游客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各种需求而提供的服务。旅游服务及其相应的设施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
旅游业是产业革命和近代旅游发展的产物。
旅游业是直接为旅游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
近代旅游业的诞生就是以旅行社的出现为先导和标志的。
世界旅游日:世界旅游组织在1979年9月第三届代表大会上正式确定9月27日为世界旅游日。世界旅游组织总部设在西班牙马德里
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是1969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出土的东汉时期的一件青铜器。于 1985年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
国内居民离开惯常居住地10公里以上,出游时间超6小时,不足24小时,并未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过夜的国内游客。
19世纪后期中国近代旅游业开始起步。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为了开办自己的旅游事业,于1923年8月设立了旅游总部。
1949年11月,第一家国营华侨服务社诞生于厦门市。
1984年,中国青年旅行总社成立。
中国于1983年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厦门
1957年4月22日成立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1974年又增挂了中国旅行社的牌子,专门接待回国探亲旅游的港澳同胞、华侨、国外游客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旅行社在以下哪些国外城市设立办事处新加坡、马尼拉、加尔各答、仰光
导游基础知识要点:全国导基第二章中国文史常识
中国古代简述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远古遗存中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人类始于距今204万年前的巫山人。
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40~50万年的北京人。
大禹成功治理了洪水,被推举为首领,他的儿子启破坏了禅让制方式,自立为王,建立了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统治了近500年左右。
商王朝(殷朝)有了历法、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其中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冶铸水平已经十分高超。
中国最早有确切时间的历史事件是发生于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国人暴动。
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
春秋五霸:晋、秦、郑、齐、楚。
战国七雄:韩、赵、魏、齐、秦、楚、燕。
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建立。
1974年发现的守护秦始皇陵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史称西汉。期间,司马迁写成了中》。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安新疆中亚地中海东岸的道路,史称“丝绸之路”。
公元25年刘秀复辟了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后期,经济重心南移。佛教于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
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东汉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立,建立魏国,历史上进入了三国时期。
265年,魏权臣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280年三国归晋,再度统一。
十六国:成汉、前赵、后赵、前燕、前凉、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