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9
文档名称:

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ppt

格式:ppt   大小:3,697KB   页数:4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ppt

上传人:wz_198613 2017/11/27 文件大小:3.6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6章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计算机学院
第6章差错与控制报文协议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
ICMP报文格式与类型
ICMP差错报告
ICMP控制报文
ICMP请求与应答报文对
ICMP报文封装
IP层不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TCP/IP的可靠性问题有IP层上面的端到端协议来解决。
IP层的差错控制的特点:
IP层解决的主要是信宿机不可达的问题。
IP层仅仅涉及与路径和可达相关的差错问题,而不解决数据本身的差错问题。
IP层的差错与控制有一个独立的协议ICMP完成
控制是建立在对信息了解的基础上,在ICMP中控制方可以通过主动和被动两种方式了解信息。
返回
引言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协议设计的最初目的主要是用于IP层的差错报告,由路由器或信宿以一对一的模式向信源报告传输错误的原因。
返回
??
系统发展传输错误时,不向信宿机报告差错的原因:
不向中间的路由器报告差错的原因:
出现差错时,信宿机可能根本不可达;
出现差错时,并不清楚差错时由哪一台路由器引起。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在IP数据报传输系统中,引发错误的原因可能:
返回
通信线路故障;
通信设备故障;
路由器中的路由表错误及网络的处理能力不足;
IP数据报不能到达信宿机;
数据报传输超时;
系统拥塞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随着网络的发展,检测和控制功能逐渐被引入到ICMP协议中,使得ICMP协议不仅用于传输差错报告,而且大量用于传输控制报文。
返回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与IP协议位于同一个层次(IP层),但ICMP报文是封装在IP数据报的数据部分进行传输的。
ICMP协议是IP协议的补充,用于IP层的差错报告、拥塞控制、路径控制以及路由器或主机信息的获取。
返回
ICMP报文格式与类型
ICMP报文由首部和数据段组成。首部为定长的8个字节,前4个字节是通用部分,后4个字节随报文类型的不同有所差异。ICMP报文的一般格式如图所示。
以16比特为单位进行技术,校验和的初始值为0,用1的补码算法对16比特小数据块进行求和,最后再对结果求补码。
注:是对这个报文求校验和。
原始出差数据报的首部和数据的前8个字节,即数据报的关键信息。
ICMP报文虽然细分为很多类,但总的来看可以分为如图所示的三大类:差错报告、控制报文和请求应答报文。
返回
ICMP差错报告
ICMP差错报告的数据区包含出错数据报的首部及该数据报的前64位数据,这些信息有助于信源或管理人员发现错误原因。
ICMP差错报告具有以下特点:
1)只报告差错,但不负责纠正错误,纠错工作留给高层协议去处理。
2)发现出错的设备只向信源报告差错。
3)差错报告作为一般数据传输,不享受特别优先权和可靠性。
4)产生ICMP差错报告的同时,会丢弃出错的IP数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