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晕血(针)如何防治?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39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晕血(针)如何防治?课件.ppt

上传人:小马康康 2017/11/29 文件大小:3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晕血(针)如何防治?课件.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海第五人民医院
门诊部
晕血(晕针)? 如何防治?
2017/11/29
1
简介
晕血、晕针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现象,在门诊病人静脉采血、无偿献血、高考或入职体检等场合中均可发生。晕血或晕针时若处理不当,容易产生造成病人跌倒骨折、颅脑外伤等意外损伤和身心损害,同时也给治疗、护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因此,正确认识晕血、晕针,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尤为重要。
2017/11/29
2
我们要正确认识
晕血晕针指在静脉采血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现象(一种血管性迷走性晕厥),
临床表现主要为头晕、心慌、恶心、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甚至突然意识丧失,
二者虽较难区分,但处理方法相同
2017/11/29
3
放轻松……
2017/11/29
4
晕血、晕针的原因分析
:患者在接受注射时,怀着恐惧、疑虑的心理,情绪过于紧张。当针进入体内时瞬间疼痛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使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血、晕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该现象属于一种特殊的恐怖症——血液或外伤恐怖症(blood-injury phobia)。有研究发现,血液恐怖症有明显的家族史,一级亲属的同病率达到2/3。
有研究者认为,在出血时心跳和血压的下降可以减少出血,晕厥则可免受更多的打击,这是一种进化的结果。
2017/11/29
5
晕血、晕针的原因分析
:患者一般都需早上空腹采血,空腹或饥饿状态下以及劳累疲倦时,患者往往处于应急阶段,机体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短暂的血管扩张,致外周阻力下降,脑血流量减少而晕厥厥。    
:抽血室空气不流通,病人多,声音嘈杂,闷热,气压低,气候干燥等环境因素也可促使晕血的发生。
2017/11/29
6
晕血、晕针的原因分析
:临床工作中多采取平卧体位进行静脉采血,几乎无晕针晕血情况发生,
但在门诊采血时的发生率较高,而患者均为坐姿或站姿接受静脉采血,其原因可能与体位和血压有关,因坐位或站位使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而回心血量少,心输出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因而影响脑部供血,引起脑组织缺氧,使晕针晕血几率加大。
2017/11/29
7
晕血、晕针的原因分析
:如未能一针见血,反复多次穿刺,引起患者强烈疼痛、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部供血不足,发生晕针晕血
而老年人因生理因素机体反射性降低,痛阈相对降低,因而晕针晕血很少发生。
2017/11/29
8
晕血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特点:
晕针或晕血发生时间短,恢复快,历经2~4分钟
2017/11/29
9
晕血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轻度: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慌、四肢无力;    
中度:除轻度症状外还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一过性意识恍惚或不清,脉搏细弱、血压偏低呈休克状态;   
高度:除中度症状外还出现面色、口唇发绀,四肢抽搐。
2017/11/29
10